《表2 红曲黄酒传统酿造过程不同阶段真菌菌群结构分析》

《表2 红曲黄酒传统酿造过程不同阶段真菌菌群结构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红曲黄酒传统酿造过程挥发性风味组分及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传统酿造过程中,真菌菌群结构不断变化,从表2可以看出,真菌种类多样,随着酿造时间的推移,真菌种类数量逐渐减少,优势真菌逐渐突出。在酿造的初期,真菌主要以黑曲霉(46.06%)、少根根霉原变种(12.23%)、紫色红曲霉(8.68%)、米根霉(7.86%)和米曲霉(5.71%)为主;到发酵中期,优势真菌结构相较于发酵初期有明显变化,酿酒酵母(55.90%)逐渐成为酿造体系中的优势菌,黑曲霉(17.18%)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发酵末期酿酒酵母(69.46%)成为酿造体系中的优势菌。米曲霉、黑曲霉、紫色红曲霉等糖化菌与酵母菌的含量变化成相反趋势,原因可能是在投料时加入了黑曲霉,导致该属成为发初期酒醪样中的最主要优势真菌,而在发酵末期,酒醪样中氧气含量显著降低从而生长被抑制[22]。反之,在发酵初期,温度、氧气含量较高,酵母菌能够以较高的速度进行繁殖,成为中、末期酒样主要的优势真菌菌群[23]。本研究发现,在传统酿造的初期检测到的霉菌数量较多,而在传统酿造的中、末期检测到的霉菌数量较少,主要原因在于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和乙酸,酵母菌发酵产生大量的乙醇,都会抑制霉菌的生长代谢。本研究在酿造的中、末期还是能够检测到少量霉菌的存在,可能是基于DNA为模板的HTS技术在检测过程中无法有效区分所分析的DNA分子是否来源于活性微生物,无法区分死菌与活菌[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