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红曲黄酒传统酿造过程不同阶段细菌菌群结构分析》

《表1 红曲黄酒传统酿造过程不同阶段细菌菌群结构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红曲黄酒传统酿造过程挥发性风味组分及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细菌菌群结构分析(表1)中,初期酒醪样中的优势细菌包括解淀粉芽孢杆菌(17.42%)、人参土芽孢杆菌(16.79%)、葡萄球菌属(11.43%)、芽孢杆菌属(10.87%)、枯草芽孢杆菌(8.40%);中期酒醪样中的优势细菌有卷曲乳杆菌(17.92%)、明串珠菌属(17.51%)、嗜酸乳杆菌(12.30%)、拉乌尔菌属(9.57%)、芽孢杆菌属(8.17%);末期酒醪样中的优势细菌包括卷曲乳杆菌(20.30%)、嗜酸乳杆菌(18.19%)、明串珠菌属(16.52%)、消化乳杆菌(13.91%)和柠檬明串珠菌(12.33%)。芽孢杆菌属和葡萄球菌属细菌的数量在酿造初期最多,随着酿造时间的推移逐步减少,而乳酸菌取而代之成为酿造体系中优势的细菌菌群。这是因为芽孢杆菌和葡萄球菌属于需氧菌,在酿造初期好氧条件下生长良好,产生多种酶类,促进淀粉糖化,从而使乳杆菌属细菌在发酵中、末期能够大量生长繁殖[18-19],酿造中、末期的缺氧条件和高乙醇含量则会抑制芽孢杆菌和葡萄球菌的生长。乳杆菌多为兼性厌氧菌,具有较强的耐酸和耐乙醇的能力,更适合在酿造中、末期的低氧环境下生长代谢[20]。张中华[21]也曾发现相似的研究结果:在绍兴黄酒酿造初期细菌主要以葡萄球菌和芽孢杆菌为主,但发酵中、末期其含量逐渐减少,乳酸杆菌成为优势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