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不同品种碾茶的儿茶素组分及含量》

《表4 不同品种碾茶的儿茶素组分及含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不同茶树品种碾茶的品质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同一行中不同字母表示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

不同品种碾茶的儿茶素含量差异显著(表4),EGCG是含量最高的儿茶素,其次为GCG,本地种碾茶EGCG含量最高,酯型儿茶素含量也最高;非酯型儿茶素含量以丰绿碾茶最高,龙井43碾茶最低;奥丰和龙井43碾茶的总儿茶素含量最低。茶叶中儿茶素含量约占其干重的12%~24%,分为儿茶素(C)、表儿茶素(EC)、没食子儿茶素(G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等非酯型儿茶素,和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等酯型儿茶素,非酯型儿茶素稍有涩味、收敛性弱,回味爽口;酯型儿茶素具有较强的苦涩味、收敛性强,是构成苦涩味的主体[16-18]。通过统计分析,儿茶素总量分别与茶汤苦味(r=0.736,P<0.05)、涩味(r=0.458,P<0.05)呈显著正相关,与茶汤整体滋味品质呈显著负相关(r=–0.422,P<0.05);非酯型儿茶素含量分别与茶汤的苦味(r=0.511,P<0.05)和涩味(r=0.406,P<0.05)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茶汤的鲜味(r=–0.625,P<0.01)及整体滋味(r=–0.688,P<0.05)呈显著负相关;酯型儿茶素与非酯型儿茶素比值分别与茶汤的鲜味(r=0.779,P<0.01)和整体滋味(r=0.676,P<0.01)呈正相关。说明儿茶素依然是碾茶茶汤苦味和涩味的重要来源。以往研究认为绿茶的苦味和涩味主要与酯型儿茶素含量有关[19],而本研究表明非酯型儿茶素对碾茶的苦味和涩味亦具有重要贡献。同时,非酯型儿茶素对碾茶茶汤的鲜味和整体滋味品质具有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