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浩小学作文教学心理研究与实践》
作者 | 袁浩,戴汝潜著 编者 |
---|---|
出版 |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63 |
出版时间 | 199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282576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7557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序[阎立钦]1
前言[戴汝潜]3
探索篇[袁浩]1
小学作文基本功训练的探索(开篇语)3
(一)理论依据与基本认识4
(二)探索历程与基本经验7
一、让作文回到学生生活中去12
(一)把作文训练与集体活动统一起来12
(二)加强作文教学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17
(三)在学生个人生活中渗透作文训练24
二、把作文变成儿童的“乐事”26
(一)调动多种手段,诱发作文需要--从一节写话课说起27
(二)运用“迁移”规律,培养作文兴趣--从爱“捉虾”到爱写“捉虾”29
(三)激发自求了解,拓宽作文兴趣--参观动物园的启示35
(四)重视作文课上的情绪生活39
三、进行观察、思维、表达的综合训练46
(一)观之有序,思之有序,言之有序46
(二)观察全面细致,作文内容具体50
(三)观察比较,写出特点54
(四)观察结合联想,文章更加丰满58
(五)观察思考,概括中心62
(六)反复观察,反复思考,自我修改67
附:要“全”、要“细”、要“比”、要“联想”--观察、作文指导例谈70
四、顺应儿童心理,提高讲评效益73
(一)师生合作,让学生成为讲评课的主人73
(二)因人施教,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75
(三)对照比较,把阅读与作文讲评结合起来78
五、抓好读写之间的联系与过渡82
(一)抓住读写的共同性、联结点82
(二)从读到写,从写到读,读写结合83
(三)学会概括归类,促成读写过渡87
研究篇[袁浩 戴汝潜]91
一、儿童作文心理发展动因浅探93
(一)儿童作文心理发展的动因93
(二)儿童作文心理动机的培养96
二、儿童作文过程的心理分析99
(一)获取作文材料的心理99
(二)概括文章中心的心理105
(三)组织作文材料的心理110
(四)儿童的语言表达与表象活动115
(五)儿童的外部言语与内部言语121
(六)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心理128
三、作文命题的心理问题136
四、作文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心理142
(一)教学动机142
(二)情感、意志143
(三)教学才能145
附:努力培养优秀心理品质148
五、“心里”话来自“心理”153
(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高”于何处,“正”在哪里153
(二)作文是什么154
(三)学作文,学什么156
后记[戴汝潜]158
编后记[胡钢泰]161
1997《袁浩小学作文教学心理研究与实践》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袁浩,戴汝潜著 1997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小学语文教改实践与研究
- 1996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 教育科学实践与研究
- 2020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实践与研究
- 1981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 1997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 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中国铁道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 98北京10月21-23日
- 1998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 介入心脏病学研究与实践
- 1996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 阅读与作文 教学理论与实践
- 1995 北京:华夏出版社
-
- 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 1999 北京:语文出版社
-
- 启发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 1991 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
- 教学研究与实践
- 1995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
- 1993 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与研究
- 1993 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 小学作文教学心理学
- 1993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