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罗非鱼骨胶原钙螯合肽的分子量分布》

《表4 罗非鱼骨胶原钙螯合肽的分子量分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罗非鱼骨胶原钙螯合肽的酶解制备》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法(GPC)是蛋白质常用的分析手段,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它能对分子量分布数据进行定量表征。由于其成本低,操作简便,稳定好,准确性高,我国的GB/T 22729-2008《海洋鱼低聚肽》、SB/T 10634-2011《淡水鱼胶原蛋白肽粉》、GB/T22492-2008《大豆肽粉》等标准中,已将其列为判断肽段分子量的检测方法,且应用广泛[13,14]。最优酶解条件下制备的罗非鱼骨胶原钙螯合肽的分子量分布分析如表4所示。低于2000 u的肽占活性肽总量的74.7%;而1000 u以下的寡肽占总量的49.07%,接近一半;酶解物中大部分肽的分子量集中在180~2000 u的区间内。可推测具有钙螯合活性的肽分子量较小,主要在2000 u以下。在目前的很多研究中,具有强钙螯合活性的肽单体分子量集中在2000 u以下,如陈东等[16]从阿拉斯加鱼皮中分离得的GPAGPHGPPG(842.41 u)、曹庸等[8]从牛奶酪蛋白中提取得的P5(1890.74 u),蔡茜茜等[10]从海生真菌Schizochytrium sp.获得的Phe-Tyr(328.17 u),孙娜[17]等从鸡蛋蛋白中获取的Asp-His-Thr-Lys-Glu(628.6321 u)等。可能是因为分子量较短的肽链的空间位阻较小,较容易与钙离子发生配合反应;亦可能是较短的肽链有更多的钙结合位点暴露,从而可以螯合更多的钙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