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领导科学教程》
作者 | 万良春主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45 |
出版时间 | 199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351796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0056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绪论1
前言1
第一节 科学进步与社会发展3
一 社会的发展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3
二 科学技术呈加速度规律发展3
三 社会事物的兴衰取决于社会形势的需要4
五 封闭原理5
第二节 “领导”的含义及其产生与发展5
一 “领导”的含义与本质5
二 领导的要素8
三 领导的产生与发展9
四 现代领导发展的基本趋势12
第三节 领导科学14
一 领导科学的产生与发展15
二 领导科学的研究与学习17
三 建设领导科学的中国特色21
一 领导方式的类型26
第四节 领导方式与体制26
二 领导体制的模式28
三 领导体制的结构30
四 我国社会主义体制的改革34
第五节 领导科学的相关学科38
一 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39
二 同管理科学的关系40
三 同决策学的关系41
四 同人才学的关系41
五 同公共关系学的关系42
六 同系统科学的关系43
七 其它相关学科43
一 民本原理44
第一节 领导原理44
第二章 现代领导原理与理论44
二 系统原理46
三 效益原理48
四 统筹原理49
六 整分合原理51
七 能级原理52
八 动力原理53
九 弹性原理54
十 调控原理54
第二节 领导理论55
一 领导行为理论56
二 领导激励理论60
三 人性假设理论63
第三节 领导原则66
一 党的基本路线原则67
二 实事求是原则67
三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68
四 群众路线原则69
五 民主集中制原则69
六 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原则70
七 效率与效益原则71
八 目标导向原则72
九 宽严相宜原则72
十 辩证关系原则73
第四节 领导观念75
一 政治观念75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77
三 全局和战略观念78
四 服务观念79
五 民主观念80
六 法制观念81
七 时空观念82
八 改革开放观念83
九 大经济观念84
十 开拓创新观念84
第五节 领导规律85
一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相适应的规律86
二 领导者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规律86
三 被领导者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规律86
第三章 领导者及其权力、能力与影响力88
第一节 领导者的素养89
一 素质与修养及其转化89
二 领导素养的类型与特点92
三 领导素养的内容93
第二节 领导者的作风96
一 基本特点96
二 主要内容96
三 优良传统98
四 不良作风101
第三节 领导者的权力104
一 领导权力的构成104
二 职、权、责的关系问题107
三 科学授权108
第四节 领导者的能力112
一 观察思维能力113
二 组织指挥能力114
三 协调控制能力115
四 创新应变能力118
五 情报捕捉能力120
六 能力与层次的关系121
第五节 领导者的影响力121
一 影响力的含义122
二 影响力的类型123
三 影响力的要素124
第六节 “领导三力”与权威的关系126
一 “三力”的性质及其异同126
二 “权威”的含义与作用127
三 “领导三力”的相互关系128
第四章 领导方法、艺术与谋略129
第一节 领导方法129
一 科学领导的方法论基础129
二 传统和基本的领导方法130
三 思维和推理方法131
四 调查研究方法133
第二节 领导艺术135
一 领导艺术的含义、特点和基础135
二 待人艺术138
三 处事艺术145
四 运时艺术148
五 会议艺术152
六 公关艺术153
第三节 领导谋略155
一 领导谋略的概念与意义156
二 领导谋略的生成与特性157
三 领导谋略能力的提高160
第四节 领导方法的范畴结构164
一 领导艺术的基础164
二 领导艺术与领导科学的关系165
三 领导谋略与领导方法的关系167
第一节 制定战略170
一 战略的含义与特性170
第五章 领导的一般职能170
二 为什么要制定战略173
三 怎样制定战略177
四 如何实施战略178
第二节 组织管理179
一 作用意义179
二 组建机构180
三 指挥协调184
第三节 编制法规186
一 岗位规范187
二 责任制度191
三 奖惩法规193
一 作用意义与现状分析200
第四节 思想教育200
二 指导思想与奋斗目标203
三 提高思想与道德素质204
四 增加投入与加强领导206
第五节 检查总结206
一 作用与意义206
二 特性与任务207
三 形式与方法208
第六章 领导的科学决策211
第一节 领导决策概述211
一 领导决策的含义、要素与层次211
二 领导决策的作用与地位214
三 从经验决策到科学决策215
四 领导决策的科学原则218
一 管理决策、经营决策和业务决策219
第二节 领导决策的类型219
二 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策略决策220
三 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和部分程序化决策221
四 确定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222
五 初始性决策、修正性决策和追踪性决策223
六 个人决策、集体决策和专家决策223
七 其它决策类型224
第三节 领导决策的情报与预测基础225
一 领导决策的情报信息基础225
二 领导决策的科学预测基础230
三 情报、预测与决策的关系234
第四节 领导决策的程序与方法235
一 决策的程序235
二 决策的方法239
三 决策的体制243
四 决策中的领导者245
第五节 现代智囊团的建设247
一 智囊团的产生与发展247
二 现代智囊团的类型248
三 现代智囊团的功能250
四 现代智囊人员的条件251
五 现代智囊团的结构253
第七章 人才与干部管理255
第一节 人才的概念、素质和成长255
一 人才的概念与特性255
二 人才的素质要求257
三 人才成长的规律258
第二节 领导者的人才观261
三 有寻求人才之渴262
二 有识别人才之眼262
一 有爱惜人才之心262
四 有吸引人才之法263
五 有使用人才之能263
六 有培养人才之道263
七 有激励人才之术263
八 有容纳人才之量264
九 有举荐人才之德264
十 有保护人才之魄264
第三节 人才的发掘265
一 克服偏向265
二 扩大视野266
三 广辟途径267
四 正确处理几种关系267
一 作用与内容269
第四节 考察与考核269
二 步骤与方法270
第五节 教育与培训272
一 现实问题272
二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273
三 基本任务与具体要求273
四 主要措施与建立干部教育体系274
五 鼓励自学成才274
第六节 人才的选拔276
一 更新观念与择优问题276
二 选拔原则280
三 选拔方法与程序280
第七节 领导人才的管理282
一 领导人才的个性特点282
二 领导人才的最佳使用283
三 领导干部的民主监督285
四 领导效能的测评286
五 领导人才的甄别288
六 理想的领导班子296
第八章 领导群体结构及其优化301
第一节 基本要求与优化标准301
一 基本要求301
二 优化标准304
第二节 优化结构的主要内容306
一 年龄结构307
二 知识结构311
三 专业结构314
四 智能结构319
五 气质结构320
一 适应性原则321
第三节 优化原则321
二 互补性原则323
三 精干性原则323
四 平衡性原则326
五 自优性原则327
第四节 优化途径328
一 发展教育事业,建设后备队伍329
二 坚持“四化”方针,搞好自身建设330
三 认真选好个体,注重知识分子331
四 搞好在职培训,造就年轻干部332
第五节 领导班子的结构分析333
一 领导班子的成分、外围与等级333
二 领导班子结构多样化的形成336
三 领导班子结构多样化的意义338
四 几种主要领导班子类型的组配340
主要参考书目343
1998《新编领导科学教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万良春主编 1998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领导科学
- 1988 安徽大学中文系秘书专业教研室
-
- 领导科学教程
- 1987.10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领导科学教研室
-
- 领导科学
- 1989 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
- 领导科学教程
- 1984 北京:气象出版社
-
- 外国名人政要评说中国
- 1998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 领导科学简明教程
- 1988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 领导科学教程
- 1994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
- 新编领导科学
- 1995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
- 领导科学新探
- 1987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 新编领导学
- 1990 北京:北京出版社
-
- 领导学简明教程
- 1987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 领导科学新编
- 1991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 新编领导科学
- 1989 哈尔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出版社
-
- 领导科学
- 1998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