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计量学与劳动控制论 经济量探源》求取 ⇩

第一章绪论1

1—1 劳动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3

1—2 劳动过程 计量空间与计量时间7

1—3 劳动组织 单独劳动与协作劳动13

1—4 劳动控制系统 劳动计量学的任务16

第一编理想劳动计量与劳动控制24

第二章劳动的物理量化(上)——徒手劳动分析24

2—1 静态力劳动与动态力劳动25

2—2 力在时间上的累积 体力劳动量26

2—3 劳动强度28

2—4 有效劳动量29

2—5 劳动效率35

2—6 劳动的可比量37

第三章劳动的物理量化(下)——使用工具的劳动分析42

3—1 工具引入劳动 现代劳动的复杂性42

3—2 终未劳动成果包含的有效劳动总量47

3—3 人力有效劳动量53

3—4 使用工具的劳动效率58

3—5 物理量化后劳动的其它有关量62

3—6 劳动物理量化的意义69

第四章劳动的生理量化72

4—1 劳动生理量化的理论基础72

4—2 生理劳动强度79

4—3 生理劳动量81

4—4 劳动的生理量化的意义82

第五章劳动的货币量化84

5—1 终末劳动成果的交换84

5—2 终末劳动成果的价值86

5—3 终末劳动成果的价格 最终有效劳动量 价值规律92

5—4 人类生存——劳动与生活的统一体109

5—5 空间、时间、物质、能量、信息的价值111

5—6 协作劳动单位内部的劳动分工130

5—7 货币量化后的有效劳动量132

5—8 货币量化后的劳动时间效率143

5—9 货币量化后的劳动节约效率145

5—10 货币量化后劳动的其它有关量147

5—11 劳动计量对劳动的检验作用151

5—12 劳动科学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价值规律衍生的经济现象155

5—13 劳动货币量化的意义160

第六章理想劳动数量控制概论162

6—1 系统控制过程 劳动控制系统的构成162

6—2 劳动质量信息与劳动数量信息167

6—3 终末劳动成果在劳动与生活两方面的分配170

第七章理想微观劳动数量控制185

7—1 具体劳动的理想状态及调控185

7—2 工程劳动的理想状态及调控189

7—3 决策劳动的理想状态及调控192

第八章理想宏观劳动数量控制198

8—1分量调控与总量调控198

(一)分量调控202

8—2 宏观劳动控制系统对各协作劳动单位的奖惩202

8—3 能耗产出率 理想能耗调控205

8—4终末劳动成果在各协作劳动单位间流动的理想状态208

(二)总量调控211

8—5 供求平衡点 供求平衡点的理想状态211

8—6 货币流量的理想状态与调控217

8—7 劳动项目扩展的理想状态与调控228

8—8 宏观劳动控制系统开放性的理想状态与调控236

8—9 赋予价值的理想状态与调控241

8—10财政收支的理想状态与调控248

(三)思想与方法251

8—11 劳动控制系统信息传递的层次251

8—12 分配与奖惩的作用 宣传与普及的效应253

8—13 劳动控制系统的理想状态258

第二编实际微观劳动计量与劳动控制262

第九章实际微观劳动控制与微观经济学之间联系的一般简述262

9—1 实际微观劳动控制与理想微观劳动控制之间的差异262

9—2 实际微观劳动控制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的一般简述264

第十章劳动过程的分类270

10—1 劳动过程的划分271

10—2 按劳动动作的重复性分类275

10—3 按劳动对象相对于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趋向分类282

10—4 按影响劳动过程的因素分类287

10—5 实际劳动过程归类举例291

第十一章规律重复性劳动过程的劳动计量与劳动控制295

11—1 劳动质量 劳动动作 劳动动作次数295

11—2 单动作有效劳动量298

11—3 单位终末劳动成果的人力有效劳动量301

11—4 计量时间内的人力有效劳动量——计件法原理302

11—5 具体劳动是规律重复性劳动的协作劳动单位内部的个人收入分配305

11—6 两种劳动效率 奖惩量310

11—7 劳动能力差别在分配与奖惩中的体现314

11—8 劳动定额原理317

11—9 协作劳动单位内部劳动力的统筹安排319

第十二章无规律重复性劳动过程的劳动计量321

12—1 无规律重复性劳动过程的群体劳动计量321

12—2 无规律重复性劳动过程群体劳动计量方法举例325

12—3 无规律重复性劳动过程的个体劳动计量——评分法原理333

12—4 劳动能力层次评分336

12—5 无规律重复性劳动过程的个人收入分配与奖惩338

12—6 避免评分法误差的措施339

第十三章客观被动性劳动过程的劳动计量与劳动控制342

13—1 客观被动性劳动过程的劳动计量——计时法原理342

13—2 避免计时法误差的措施345

13—3 计件法、评分法向计时法的趋同现象347

13—4 科技高度发展状况下的客观被动性劳动过程349

第十四章跟随性劳动过程的劳动计量和劳动控制353

14—1 跟随性具体劳动过程的劳动计量——核算法原理354

14—2 跟随性具体劳动过程的群体劳动节约效率和劳动时间效率358

14—3 跟随性具体劳动过程的群体分配与奖惩359

14—4 跟随性劳动过程的个体劳动计量的方法选择简述360

第十五章接替性劳动过程的劳动计量与劳动控制362

15—1 各接替环节终末劳动成果的内部价格的决定363

15—2 各接替环节的有效劳动量 分配量369

15—3 各接替环节的劳动时间效率和劳动节约效率 奖惩量370

15—4 接替性劳动过程个体劳动计量的方法选择简述371

第三编实际宏观劳动计量与劳动控制373

第十六章实际宏观劳动控制与宏观经济学之间联系的一般简述373

16—1 实际宏观劳动控制与理想宏观劳动控制之间的差异373

16—2 实际宏观劳动控制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的一般简述376

第十七章实际总物价水平的变化规律及调控383

——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平抑383

17—1 通货膨胀现象383

17—2 付息成本 非付息成本与通货膨胀385

17—3 时间赋予价值与通货膨胀390

17—4 影响物价的因素的分类399

17—5 总物价水平的理想调控403

17—6 总物价水平调控的理想与现实408

第十八章生产速度与消费速度的调控——经济波动的平抑413

18—1 生产速度与消费速度的非平衡状态413

18—2 生产速度与消费速度平衡的条件424

第十九章经济增长的调控427

19—1 预备知识427

19—2 经济增长条件435

19—3 经济增长模型440

1992《劳动计量学与劳动控制论 经济量探源》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董果雄,张社华著 1992 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脑力劳动计量研究(1999 PDF版)
脑力劳动计量研究
1999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劳动经济学概论(1993年3月第1版 PDF版)
劳动经济学概论
1993年3月第1版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劳动经济与劳动法文集(1989 PDF版)
劳动经济与劳动法文集
1989 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劳动经济学  劳动市场的理论与实践(1989 PDF版)
劳动经济学 劳动市场的理论与实践
1989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劳动经济学概论(1991 PDF版)
劳动经济学概论
1991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劳动经济学概论(1991 PDF版)
劳动经济学概论
1991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劳动经济学概论(1987 PDF版)
劳动经济学概论
1987 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
劳动经济学(1998 PDF版)
劳动经济学
1998 中国劳动出版社
劳动经济学(1993 PDF版)
劳动经济学
1993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劳动经济学(1994 PDF版)
劳动经济学
1994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会计原理学习指导(1987 PDF版)
会计原理学习指导
1987 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劳动经济学(1997 PDF版)
劳动经济学
1997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机械工程手册  试用本  第11篇  材料学基础(1978 PDF版)
机械工程手册 试用本 第11篇 材料学基础
1978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劳动经济学(1983 PDF版)
劳动经济学
1983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劳动经济与劳动管理(1984 PDF版)
劳动经济与劳动管理
1984 北京:北京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