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室友关系与同伴互动对本科生学业表现影响的回归分析》

《表4 室友关系与同伴互动对本科生学业表现影响的回归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本科生学业成绩的同伴效应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回归结果显示,(见表4)学生相关背景因素以及室友关系与同伴互动都对本科生的学习获益程度产生影响。具体就相关背景变量而言,从高校类型上来看,原“985工程”高校的学生课内学习获益程度显著高于原“211工程”高校(非“985工程”高校)和“其他类”高校,“其他类”高校学生的集体学习获益显著比原“985工程”高校学生多。原“985工程”高校的学生逃课频率显著高于原“211工程”(非“985工程”)高校,但挂科数量比原“211工程”(非“985工程”)高校和其他类高校学生少。其中原因较为复杂,可能与学生逃课的理性与非理性以及教师考核方式等相关;从性别上看,男生在个人探究上的获益程度显著高于女生,但逃课频率和挂科数量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在集体学习中的获益程度显著高于男生;就年级而言,大二年级学生的逃课频率显著高于大一,大二逃课现象相对严重。而大三和大四在个人探究上的获益以及挂科数量均显著比大一多;从学科类别而言,人文学科的本科生显著比社科类和工学类的本科生课内学习获益更多,同时人文学科的学生在课外学习上的获益程度显著高于其他3类学科的学生,而工科生显著比人文类学生挂科数量多,这与工科知识难度以及学习方式转变等紧密关联;就生源地而言,农村学生显著比城市学生在课内学习上的获益更多。而从父亲学历来看,高学历家庭的学生在课外学习上的获益程度高于来自基础学历家庭的学生,但其从集体学习上获益却不如来自基础学历家庭的学生,逃课频率也显著高于来自低学历家庭的学生。同时父亲从事管理技术类职业的学生在个人探究上获益程度显著高于父亲从事非管理技术类职业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