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2学习者特征的调节效应检验》

《表3.2学习者特征的调节效应检验》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思维导图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效应——近十年国际思维导图教育应用的元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QB代表组间异质性Q检验。

在考察其他样本属性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调节作用时,本研究选取了思维导图使用类型、教师同质性和实验持续时间3个变量展开分析。见表3.4,在不同的思维导图使用类型中,纸质(g=0.828)的调节效应明显高于数字(g=0.541),在纸质与数字结合(g=0.609)的情况下效果也较佳。这可能是由于思维导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会依据自身情况使用思维导图,比如在小学等低龄学段,学生对思维导图软件的操作能力欠佳,但对纸笔绘画创作思维导图较为擅长(黄一泓,等,2011;Orhan Akinoglu,et al,2007)。因此,可推断思维导图使用类型的差异会对学生学业成就有所影响,可能是现有思维导图软件在操作使用方面有缺陷,有待完善。在教师同质性的调节效应上,同质(g=0.745)和异质(g=0.665)的影响效应相当,可认定为教师同质或异质对学生学业成就影响不大。但在不同的实验持续时间里,QB(3)=117.712,P<0.001,实验持续时间对学生学业成就有着显著调节作用,少于一个月(g=0.932)的调节效应为最佳,3-6个月(g=0.774)次之,再次为1-3个月(g=0.547),6个月以上(g=0.210)的调节效应最不明显,可能是因为在学期制的教学实验中,学生能够快速掌握思维导图策略,初期提升较为明显,中期使用过程略微下降,随后又上升至较高水平。总之,学期制整体随着时间的增加有着从初级到高级逐步提高的过程,但受跨越学期的假期和疲倦效应的影响,反而在超过6个月的实验中调节效应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