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夜归鹿门歌》及三个英译本及物性过程及分布情况》

《表1《夜归鹿门歌》及三个英译本及物性过程及分布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及物性视角下孟浩然诗歌的生态话语分析——以《夜归鹿门歌》及其英译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原文共有8个诗句,三个译文也同样都是8个小句。表1中显示,原文共有15个过程,包括三种过程类型:物质过程、关系过程和存在过程,其中11个为物质过程,3个关系过程和1个存在过程。物质过程占比最重,关系过程次之,而三个主要过程中的心理过程却没有出现,只有一个次要过程即存在过程。物质过程用于描述做事的过程或事情发生的过程,可以充分地描绘外部世界的各种事件和活动。诗中大量使用物质过程,表明作者是以动态的景色描述为主,体现了该诗叙事和描写相结合的语篇特点,诗人在其所见所闻中创造出一副生动优美的意境。缺少心理过程,诗人将自己的情感隐藏在动态的生活画面与自然景色之中,以意境的描绘表达自己归隐之情。诗人的心情凝练在场景之中,通过对参与者的艺术形象描绘,融情于景且充满生机。关系过程是关于事物之间逻辑关系的过程,有两种模式:归属式与识别式。原文中出现的三个关系过程都属于归属式,描述的是参与者负载着某种特征。“昼”是“昏”的,“渡(头)”是“喧(闹)的”,“松径”是“寂寥”的,可以看出关系过程主要是诗人对田园生活热闹场景的和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诗人想要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归隐之意。原诗中的一个存在过程“惟有幽人夜来去”既衬托出山中环境的清幽寂寥,又点明归隐生活的恬然洒脱。就及物性过程的数量而言,王译本与原文保持一致,其他两个译本的过程都有所减少,分别为13和12个过程。而就及物性过程的类型而言,三个译本与译本基本保持一致,同样是物质过程占比最高,关系过程次之,缺少关系过程。可以看出,译文都保留了作者对场景描写的动态特征,但是译者对过程动词和参与者的选择则体现了译者对原诗理解的差异性,接下来将对原文和译文进行具体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