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心理学》
作者 | 杨成章主编;谷生华等编著 编者 |
---|---|
出版 |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46 |
出版时间 | 199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4082313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46420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绪论1
一教育与心理的关系1
二 语文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4
三语文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结构7
四 优化语文教育的必由之路10
上编学语文的心理学原理15
第一章语文学习的心理动因15
第一节语文学习动机16
一 语文学习动机的意义16
二 语文学习动机的培养17
第二节语文学习兴趣25
一 语文学习兴趣的意义25
二 语文学习的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26
三 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29
第二章语感学习和语文知识学习34
第一节语感学习34
一 语感的概念34
二 语感的基本特征35
三 语感的心理因素39
四 语感的重要意义42
五 语感学习的心理学问题44
第二节语文知识学习48
一 语文知识学习与语感学习的关系48
二 语文知识学习的心理学问题49
第三章语文记诵学习和思考学习60
第一节语文记诵学习60
一 我国语文记诵学习的传统60
二 记忆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意义62
三 语文记诵学习的原理及方法64
第二节语文思考学习77
一 我国语文思考学习的传统77
二 思维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意义78
三 语文思考学习的原理及方法80
第四章语文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96
第一节语文接受学习97
一 接受学习的理论基础97
二 言语讲授的历史渊源100
三 语文接受学习的优势101
四 语文接受学习的有效条件104
第二节语文发现学习109
一 发现学习的理论基础109
二 启发式教学的历史渊源111
三 语文发现学习的优势112
四 语文发现学习的基本途径115
五 语文发现学习的主要方法123
第五章语文自学125
第一节语文自学能力概述125
一 语文自学能力的重要性125
二 语文自学能力的特性128
三 语文自学能力的心理结构131
第二节语文自学的心理学问题134
一 建立自求自得观念134
二 打好积累基础139
三 做到学思结合143
四 掌握学习方法149
五 养成自学习惯153
六 开展自学辅导155
第六章语文创造性学习159
第一节语文学习与创造能力的关系159
一 语文创造能力概述159
二 语文学习具有发展创造能力的优势164
第二节语文创造能力的培养165
一 激发创造意识165
二 遵循创造道路167
三 优化思维组合172
四 加强言语操作179
五 开展创造活动182
六 鼓励创造因素184
七 发展创造个性187
下编教语文的心理学原理193
第七章阅读教学心理(上)193
第一节阅读心理概述193
一 阅读的心理分析193
二 阅读对心理发展的作用197
第二节阅读能力199
一 阅读能力的知识基础200
二 阅读能力的心理结构201
第八章阅读教学心理(下)213
第一节组织阅读教学过程的心理学问题213
一 优化阅读教学过程的心理学要求213
二 预习指导的心理学问题215
三 研读指导的心理学问题218
四 阅读练习指导的心理学问题231
第二节用心理规律指导阅读训练236
一 朗读训读236
二 默读训读240
三 速读训读244
第九章作文教学心理(上)249
第一节作文心理概述249
一 作文过程的心理分析249
二 作文对心理发展的作用256
第二节作文能力259
一 心理积累是作文能力的基础259
二、作文能力的心理结构261
第十章作文教学心理(下)268
第一节用心理学观点指导学生作文268
一 丰富作文积累268
二 创设作文情境270
三 适当组织模仿275
四 广泛实现读写结合278
第二节作文命题和评改心理281
一 作文命题心理281
二 作文评改心理291
第十一章听说教学心理299
第一节听说教学概述299
一 听说活动的心理分析299
二 听说对心理发展的作用304
第二节听话训练305
一 听话能力的构成因素305
二 语文听话教学的心理学问题311
第三节说话训练317
一 说话能力的构成因素317
二 语文说话教学的心理学问题323
第十二章语文德育心理330
第一节语文德育心理概述330
一 语文德育过程的心理分析330
二 语文德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335
第二节实施语文德育的心理学问题337
一 寓德育于学习语文的言语活动337
二 重在以情育人341
三 渗透理性思维349
四 克服心理障碍352
五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359
第十三章语文美育心理364
第一节语文美育对心理发展的作用364
一 语文美育与智力因素的发展364
二 语文美育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367
第二节用心理学观点指导语文美育371
一 感知美371
二 理解美378
三 欣赏美382
四 创造美387
第十四章心理差异与语文教育390
第一节心理差异与语文教育概述390
一 心理年龄特征差异与语文教育390
二 心理性别差异与语文教育397
三 心理个别差异与语文教育402
第二节因材施教的心理学问题407
一 因材施教的心理依据407
二 对语文特殊才能的培养408
三 对语文优等生、差等生的教育412
第十五章语文教师心理422
第一节语文教师的心理特质422
一 语文教师的智力因素422
二 语文教师的非智力因素426
三 语文教师的言语特征431
四 语文教师的教育能力435
第二节语文教师心理的教育影响作用436
一 言语的影响437
二 情感的影响438
三 行为范例的影响438
四 能力的影响439
五 性格的影响440
主要参考书目443
后记445
1994《语文教育心理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杨成章主编;谷生华等编著 1994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教育心理学
- 1939 上海:中华书局
-
- 教育心理学
- 1935
-
- 教育心理学
- 1961.03 学芸図書
-
- 教育心理学
- 1962.01 新評論
-
- 教育心理学
- 民国37.06 商务印书馆
-
- 教育心理学
- 民国74.06 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
- 语文教学心理学
- 1983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 教育心理学
- 1978 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
- 教育心理学
- 1979 伟文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
-
- 英语教育心理学
- 1998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
- 教育心理学
- 1979 台湾中华书局
-
- 教育心理学
- 1971 台湾书店
-
- 教育心理学
- 1991 心理出版社
-
- 教育心理学文摘
- 1984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
- 语文教学心理学
- 1994 北京:语文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