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理论 第2版》求取 ⇩

第一章 绪论1

§1-1 弹性理论的任务1

§1-2 弹性理论的基本假设2

§1-3 弹性理论的基本方法3

§1-4 通用的记号与正负号4

§1-5 空间问题和平面问题6

第二章 应力分析7

§2-1 平衡方程7

目录7

序言7

§2-2 一点的应力状态 边界条件10

§2-3 坐标变换 应力张量12

§2-4 应力曲面14

§2-5 主应力 应力张量的不变量17

§2-6 最大剪应力20

§2-7 应力互换定律25

§2-8 八面体面和八面体应力26

§2-9 球形应力张量和偏斜应力张量27

第三章 形变分析30

§3-1 位移和位移分量30

§3-2 形变分量 转动分量32

§3-3 形变和刚性位移37

§3-4 一点的形变状态 形变张量39

§3-5 坐标变换44

§3-6 形变二次曲面 主形变 形变张量的不变量46

§3-7 体积形变48

§3-8 形变连续方程49

§3-9 球形形变张量 偏斜形变张量及其不变量57

§3-10 有限形变58

§3-11 位移矢量公式61

§4-1 广义虎克定律64

第四章 应力和形变的关系64

§4-2 弹性体变形过程中的能量65

§4-3 弹性体中内力所作的功69

§4-4 弹性位能与弹性常数的关系70

§4-5 各向同性体中的弹性常数71

§4-6 各向同性体的弹性常数间的关系75

§4-7 弹性位能(形变能)的公式78

第五章 弹性理论的解法80

§5-1 弹性理论的基本方程80

§5-2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81

§5-3 弹性理论问题的求解82

§5-4 以位移表示的平衡方程83

§5-5 以应力表示的形变连续方程86

§5-6 以位移表示的平衡方程和以应力表示的形变连续方程的特性90

§5-7 平衡方程的齐次解 应力函数91

§5-8 以位移表示的平衡方程的齐次解95

§5-9 最简单问题102

§5-10 厚壁管中的应力112

第六章 弹性理论的一般定理119

§6-1 局部影响原理119

§6-2 迭加原理121

§6-3 形变能定理122

§6-4 功的互等定理124

§6-5 解的唯一性定理128

§6-6 最小形变能定理130

第七章 平面问题(直角坐标)134

§7-1 平面形变134

§7-2 平面应力137

§7-3 用应力表示形变连续方程138

§7-4 应力函数 双调和方程140

§7-5 用多项式解平面问题144

§7-6 悬臂梁的弯曲147

§7-7 单跨梁的弯曲153

§7-8 三角形和矩形截面的水坝160

§7-9 用三角级数解平面问题163

第八章 平面问题(极坐标)172

§8-1 用极坐标表示的基本方程172

§8-2 应力与极角无关的问题177

§8-3 厚壁管受均匀压力179

§8-4 部分圆环受纯弯曲180

§8-5 应力对称分布情况下的位移182

§8-6 部分圆环端受集中力作用185

§8-7 圆孔对应力分布的影响188

§8-8 楔体顶端承受集中力192

§8-9 半无限平面体边界上受力的作用197

§8-10 在极坐标中平面问题的通解202

第九章 平面问题(复变函数解答,曲线坐标)211

§9-1 用复变函数表示平面问题的应力函数211

§9-2 用复变函数表示位移和应力215

§9-3 应力主矢量与主力矩的表达式218

§9-4 考察函数ψ(z)和X(z)220

§9-5 对于多连通有限域,函数ψ(z)和X(z)的表达式221

§9-6 对于多连通无限域,函数ψ(z)和X(z)的表达式225

§9-7 边界条件228

§9-8 保角映射231

§9-9 曲线坐标233

§9-10 一般公式的变换235

§9-11 边界条件公式的变换237

§9-12 单孔的无限域问题238

§9-13 有椭圆孔的无限域问题243

§9-14 有椭圆孔的无限大平板的计算245

§9-15 直线裂缝端点附近的应力状态251

§9-16 近似计算255

§9-17 有一正方形孔的无限大平板的计算257

§9-18 特殊的解法260

§10-1 任意等截面杆的扭转 扭转函数267

第十章 等截面杆的扭转和弯曲267

§10-2 椭圆形和等边三角形截面杆的扭转271

§10-3 矩形截面杆的扭转277

§10-4 应力函数282

§10-5 循环应力285

§10-6 薄膜比拟法285

§10-7 狭长矩形截面杆的扭转290

§10-8 空心薄壁管的扭转292

§10-9 薄壁多连截面杆的扭转294

§10-10 等截面杆的弯曲297

§10-11 圆截面悬臂梁的弯曲300

§10-12 椭圆截面悬臂梁的弯曲302

§10-13 矩形截面悬臂梁的弯曲304

第十一章 空间对称应力分布307

§11-2 集中力作用在半无限体的边界平面上313

§11-3 分布荷载作用在半无限体的边界平面上316

§11-4 二球休相压的应力分布320

第十二章 温度应力325

§12-1 圆板的温度应力325

§11-1 以位移表示的平衡方程的二种简单解327

§12-2 长圆柱体的温度应力328

§12-3 圆球体的温度应力331

§12-4 在稳定温度下的平面问题333

§12-5 一般方程334

§12-6 初应力336

第十三章 变分法339

§13-1 虚位移原理.总位能最小原理339

§13-2 虚应力原理.总余能最小原理344

§13-3 由虚应力原理推导出形变连续方程349

§13-4 总位能最小原理与总余能最小原理之间的关系354

§13-5 位移变分方程的近似解法355

§13-6 位移变分方程近似解法的应用358

§13-7 应力变分方程的近似解法366

§13-8 应力变分方程近似解法的应用368

§13-9 广义位能变分原理375

§13-10 广义余能变分原理379

§13-11 各变分原理之间的关系383

第十四章 薄板的弯曲和稳定384

§14-1 基本假设和简化384

§14-2 板的柱形弯曲386

§14-3 板的纯弯曲387

§14-4 板的扭转389

§14-5 板受横向荷载的弯曲392

§14-6 板的边界条件395

§14-7 四边简支的矩形板397

§14-8 二对边简支,另二边其他支承的矩形板402

§14-9 用变分法计算板的位移406

§14-10 圆板的弯曲412

§10-11 在横向荷载与中平面中力的联合作用下的板417

§14-12 在横向均布荷载与均匀拉力的联合作用下的简支矩形板419

§14-13 在一方向承受均匀压力的简支矩形板421

§14-14 板中平面内的力所作的功424

§14-15 用变分法计算横向荷载和中平面中力联合作用下的简支矩形板425

§14-16 中平面内承受剪力的简支矩形板427

§14-17 大位移的板429

§15-1 有限差分432

第十五章 有限差分法432

§15-2 有限差分方程433

§15-3 解扭转问题435

§15-4 松弛法438

§15-5 线松弛和区松弛442

§15-6 外推法443

§15-7 曲线边界和网格改变446

§15-8 解平面问题449

§15-9 解薄板问题451

§16-2 有限单元法的分析步骤456

§16-1 引言456

第十六章 有限单元法456

§16-3 单元的特性457

§16-4 单元的集合463

§16-5 有限单元法按整体推导466

§16-6 有限单元法是总位能最小原理的应用467

§61-7 收敛准则469

§16-8 应用于平面问题469

§16-9 应用于薄板弯曲477

附录一 关于断裂力学的基本概念485

附录二 张量形式表达简介492

1978《弹性理论 第2版》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龙甫编 1978 北京: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