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学概论》求取 ⇩

第一篇 总论1

第一章 绪论1

一、翻译学的产生1

目 录1

二、创建翻译学的意义3

第二章 翻译学——一门独立的学科5

一、不同学派对翻译学的界定5

二、翻译学——一门独立的学科8

(一)翻译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之争与翻译学8

(二)翻译学的定义10

三、翻译与翻译学的关系10

(一)普通翻译学的界定12

(二)建立普通翻译学的依据12

第三章 普通翻译学与本位翻译学12

一、普通翻译学12

(三)普通翻译学的功能14

二、本位翻译学15

(一)本位翻译学的界定15

(二)建立本位翻译学的依据15

(三)本位翻译学的功能19

第四章 翻译学的体系20

一、指导思想20

二、翻译学的性质20

(二)翻译理论21

(一)翻译史21

三、翻译学体系框架21

(三)翻译实践23

第二篇 中外翻译史25

第一章 中国翻译发展简史25

一、最早的翻译时期(公元前11世纪至东汉初)26

(一)口译26

(二)最早的文字翻译27

二、公元2世纪至13世纪(东汉初至宋末)28

(一)佛经翻译28

(二)少数民族的翻译32

三、公元13世纪至公元17世纪(元初至明末)37

(一)元代的翻译活动37

(二)明代的翻译活动41

四、西洋知识翻译时期48

五、“五四”至建国前时期50

六、解放后的翻译时期54

(一)第一次高潮54

(二)第二次高潮57

第二章 外国翻译发展简史62

一、古代时期62

(一)西方古代时期62

(二)东方古代时期64

二、近代时期66

(一)西方近代时期66

(二)东方近代时期69

三、现代时期70

(一)翻译范围71

(二)翻译的规模72

(三)翻译的发展形式72

第三章 中国翻译理论史74

一、早期翻译理论的发展74

(一)概述74

(二)代表人物74

二、唐至清初时期翻译理论的发展79

(一)概述79

(二)代表人物79

三、清末至建国初期翻译理论的发展81

(一)概述81

(二)代表人物82

四、建国后翻译理论的发展86

(一)概述86

(二)代表人物87

五、我国近二十年翻译理论研究成果回顾和理论上的新探索94

(一)我国近二十年翻译理论研究成果回顾94

(二)我国翻译学理论新探索96

(三)我国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101

第四章 外国翻译理论史105

一、古代时期105

(一)概述105

(二)代表人物105

(一)概述107

二、14世纪至17世纪时期107

(二)代表人物108

三、现代时期110

(一)概述110

(二)代表人物111

四、当代翻译理论发展时期114

(一)概述114

(二)代表人物115

五、当代外国翻译理论流派(50年代后期至今)122

(一)语言学派122

(二)文艺学派123

(三)解构主义学派125

(四)逻辑学派126

(五)多元体系学派127

(六)符号学派127

(七)翻译研究学派129

第三篇 翻译理论131

第一章 翻译理论的科学基础131

一、翻译理论的哲学基础131

二、翻译理论的逻辑学基础132

三、翻译理论的语言学和符号学基础133

四、翻译理论的心理学基础134

五、翻译理论的美学和文学基础135

六、翻译理论的文化学基础136

七、控制论、信息论对翻译学理论的贡献137

八、翻译学的理论是一个科学的体系138

第二章 翻译理论的本体系统141

一、翻译原理141

(一)翻译的定义141

(二)翻译的标准144

(三)翻译的原理147

二、翻译程序149

(一)概述149

(二)翻译的程序151

三、翻译技巧158

(一)翻译的方法论158

(二)翻译中的保留159

(三)翻译中的转换163

(四)翻译中的缺损180

四、翻译风格198

(一)翻译风格的定义198

(二)风格和风格意义的表现形式199

(三)风格的翻译方法201

五、翻译美学203

(一)翻译美学的发展203

(二)翻译美学的范畴和任务205

(三)翻译美学的标准205

(四)翻译的审美客体(aesthetic object)206

(五)翻译的审美主体(aesthetic subject)207

(六)翻译中审美体验的一般规律207

(一)翻译批评的对象与目的208

六、翻译批评208

(二)翻译批评的内容209

(三)翻译批评的基本原则209

(四)翻译批评的基本方法211

(五)翻译批评者的素质要求214

第四篇 翻译实践217

第一章 笔译217

一、笔译的种类217

二、文学翻译217

(一)文学翻译的定义和作用217

(二)文学翻译的难点219

(三)文学翻译的特点232

(四)文学翻译的标准234

三、科技翻译247

(一)科技翻译的特点247

(二)科技翻译的标准253

四、应用文的翻译262

(一)应用文翻译的特点262

(二)应用文翻译的标准262

(三)应用文翻译的技巧266

五、新闻英语翻译269

(一)新闻英语翻译的作用269

(二)新闻英语翻译的特点270

(三)新闻英语的翻译标准273

(四)新闻英语的翻译技巧273

一、口译的发展280

第二章 口译280

(一)定义281

(二)作用281

(三)口译的特点281

二、口译的理论概述281

(四)口译的标准与风格284

三、口译的程序286

(一)听清287

(二)理解287

(三)表达288

四、口译的种类289

(一)即席翻译289

(二)同声传译290

(一)综合性口译技巧292

五、各类口译技巧292

(二)政治会谈口译技巧295

(三)科技口译技巧295

(四)商务洽谈口译技巧296

(五)导游口译技巧296

(六)连续翻译技巧297

(七)同声传译技巧297

六、口译与笔译的区别297

(一)工作方式不同297

(二)语言运用不同298

(二)机器翻译发展的意义301

(一)机器翻译的定义301

一、机器翻译的发展301

第三章 机器翻译301

(三)机器翻译发展的过程302

(四)机器翻译应用的情况303

(五)我国机器翻译发展状况305

二、机器翻译的工作原理305

(一)工作原理305

(二)工作流程306

(三)机器翻译的展望309

二、翻译人才的素质要求310

(一)政治素质310

一、培养翻译人才的意义310

第四章 翻译人才的培养310

(二)语言素质313

(三)文化素质317

(四)知识素质318

(五)逻辑思维能力320

三、培养翻译人才的途径322

(一)个人进修322

(二)普及性教育323

(三)建立翻译馆或公司323

(四)专业翻译培训323

附:325

参考文献325

1998《翻译学概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杜建慧等著 1998 北京:民族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翻译论集(1984 PDF版)
翻译论集
1984 北京:商务印书馆
论翻译=On translation(1984 PDF版)
论翻译=On translation
1984
译学概论(1968 PDF版)
译学概论
1968
翻译学通论(1927 PDF版)
翻译学通论
1927
翻译学概论  蒙文(1988 PDF版)
翻译学概论 蒙文
1988 北京:民族出版社
翻译学(1988 PDF版)
翻译学
1988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翻译理论概要(1955 PDF版)
翻译理论概要
1955 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法(1988 PDF版)
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法
1988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英汉翻译高分指导(1996 PDF版)
英汉翻译高分指导
1996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翻译新论(1993 PDF版)
翻译新论
1993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英译中·英汉翻译概论(1980 PDF版)
英译中·英汉翻译概论
1980 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部
翻译批评论(1999 PDF版)
翻译批评论
1999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翻译论集(1940 PDF版)
翻译论集
1940 西风社
CN TRANSLATION 论翻译(1984 PDF版)
CN TRANSLATION 论翻译
1984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译艺谭(1991 PDF版)
译艺谭
1991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