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同伴选择和同伴影响元分析研究基本资料》

《表1 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同伴选择和同伴影响元分析研究基本资料》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同伴选择与影响效应:基于纵向社会网络的元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为同伴选择或同伴影响效应的参数估计值,s.e.为参数估计值的标准误;年级分成小学和初中两个阶段;行为类型按攻击行为多维度多层次测量指标分整体攻击行为、身体攻击行为、关系攻击行为、工具性攻击行为、反应性攻击行为、欺负行为;数据来源按照攻击行为数据特点分同源数据和

本研究对筛选后的研究进行特征编码,包括作者信息、发表时间、样本量、性别构成、被试国籍、同伴选择参数估计及标准误,同伴影响参数估计及标准误等内容,具体详见表1。具体编码规则如下:(1)以独立样本为单位进行编码,即每个独立样本只编码一个效应值;(2)若一个研究中同时报告了多个独立样本,也分别进行编码;(3)若文献根据性别或年龄/年级分别报告了效应量,也分别进行多次编码;(4)为了避免同一个样本产生太多效应量而导致元分析结果产生偏差,针对采用多种方法对不同种类的攻击行为进行评定而产生多个效应量的同一个样本,也只进行一次编码,其中有一篇研究测量了四类攻击行为(身体攻击行为、关系攻击行为、工具性攻击行为、反应性攻击行为),而来自同一样本的统计结果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的现象会导致元分析结果出现偏差,因而,本研究只选用该研究的身体攻击行为研究结果进入元分析,其他几类研究结果不纳入后续调节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