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青少年攻击行为同伴选择和同伴影响效应元分析结果》

《表2 青少年攻击行为同伴选择和同伴影响效应元分析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同伴选择与影响效应:基于纵向社会网络的元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N表示研究的数量

结果表明,青少年攻击行为相似性既可能源于同伴选择过程(tμθ=3.11,df=29,P=0.004),也可能源于同伴影响过程(tμθ=9.27,df=29,P<0.001)。对同伴选择和同伴影响效应的差异比较结果表明,同伴选择效应与同伴影响效应之间的差异显著,且同伴影响效应显著大于同伴选择效应(z=7.447,P<0.001)。同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同伴选择和同伴影响效应量都存在很大的异质性(Q同伴选择=74.950,df=29,P<0.001;Q同伴影响=319.615,df=29,P<0.001)。在此基础上,检验同伴选择和同伴影响效应是否受到攻击行为类型、年级、数据来源的影响。详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