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四种不同植物油在180℃加热前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变化》

《表2 四种不同植物油在180℃加热前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变化》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不同植物油经加热处理前后氧化脂肪酸的变化》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SFA为饱和脂肪酸,包括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二十烷酸(C20:0),MUFA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包括棕榈油酸(C16:1)、油酸(C18:1)、二十碳烯酸(C20:1),数据为均值±标准差

如表2所示,分别测定了室温和经过180℃加热处理30min后不同植物油中的含量,与室温相比,加热处理后,四种植物油的LA和ALA含量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其中菜籽油、葵花油、紫苏油、亚麻籽油LA含量分别减少了0.81%、1.62%、0.13%、0.58%;葵花油LA含量减少了1.62%;菜籽油、紫苏油、亚麻籽油ALA含量分别减少了0.84%、3.24%、4.28%。菜籽油的LA和ALA含量相对变化较小,是因为菜籽油中存在C20:1、C20:2、C22:1等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在加热过程中优先氧化;同时,除葵花油基本不含ALA外,其它三种植物油的ALA含量变化皆高于LA,说明加热过程中含有多个不饱和双键的亚麻酸比亚油酸更易氧化。180℃处理30min,四种植物油中的亚油酸、亚麻酸含量均有减少,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证实了植物油发生了氧化,与文献报道一致[18,19],单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有一定增加,可能与加热条件下多不饱和脂肪酸氧化,甘油三酯分解成甘油二酯、单甘油酯、甘油、游离的脂肪酸等并进一步形成醛、醇、酮等挥发性小分子化合物,脂肪酸总量减少有关,相对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分解,单不饱和脂肪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更为稳定,因此单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有一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