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学概论(内部使用)》
作者 | 杨开信,尹仁才主编 编者 |
---|---|
出版 | 湖南省工会干部学校、湖南省工运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
参考页数 | 289 |
出版时间 | 198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279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法的本质和作用1
第一节法的本质1
一、法的概念1
二、什么是社会主义法4
第二节法的作用6
一、法的职能6
二、社会主义法的作用7
第二章劳动法概述11
第一节劳动法的调整对象11
一、劳动关系11
二、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13
第二节 劳动法的内容15
第三节劳动法的地位与作用17
一、劳动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17
二、劳动法与其他邻近法律部门的区别18
三、劳动法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20
第四节劳动法的基本原则21
一、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涵义21
二、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22
三、确立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依据23
四、劳动法的基本原则23
第五节工会与劳动立法23
一、工会与劳动立法的关系23
二、工会在劳动立法中的作用24
第三章劳动法的产生、发展与劳动法学27
第一节劳动法的产生与发展27
一、劳动法的起源27
二、现代资产阶级的劳动立法28
三、社会主义劳动法的产生29
第二节国际劳动立法31
一、国际劳动法的产生与发展31
二、国际劳工组织的机构与国际劳动立法的原则32
三、国际劳工组织与我国的关系34
第三节我国的劳动立法35
一、旧中国工人阶级争取劳动立法的斗争35
二、革命根据地的劳动法36
三、新中国的劳动立法37
第四节劳动法学的对象与内容39
一、劳动法学的对象与内容39
二、劳动法学与劳动法的联系与区别40
第四章劳动法律关系42
第一节什么是劳动法律关系42
一、劳动法律关系的涵义42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42
三、劳动法律关系的分类43
第二节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44
一、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45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48
三、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49
第三节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49
一、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涵义49
二、法律事实50
第五章劳动就业制度51
第一节劳动就业制度概述51
一、劳动就业制度的概念51
二、完善劳动就业制度的意义52
三、我国劳动就业制度的简况54
第二节劳动合同的性质和特征58
一、劳动合同的涵义58
二、劳动合同的性质59
三、劳动合同的特征60
第三节劳动合同的种类、内容和期限61
一、劳动合同的种类61
二、劳动合同的内容63
三、劳动合同的期限63
第四节劳动合同的订立、终止、变更和解除64
一、劳动合同的订立64
二、劳动合同的终止65
三、劳动合同的变更65
四、劳动合同的解除66
第五节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67
一、用人单位的责任67
二、劳动者的责任68
第六章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69
第一节工作时间的概念与立法69
一、工作时间的概念69
二、我国劳动法中确定工作时间的原则70
三、我国工作时间的立法72
第二节我国现行工作时间制度73
一、工作日的种类及适用范围73
二、劳动法对加班加点的规定75
第三节休息时间的制度77
一、休息时间的涵义77
二、休息时间的种类78
第七章劳动纪律82
第一节劳动纪律的涵义与作用82
一、劳动纪律的涵义82
二、劳动纪律的作用83
第二节企业内部劳动规则及其内容84
一、企业行政的基本职责85
二、职工的基本职责85
第三节巩固劳动纪律的方针和措施86
一、巩固劳动纪律的方针86
二、奖励制度87
三、处罚制度88
第八章职工劳动报酬91
第一节劳动报酬的概念及工资立法的原则91
一、劳动报酬的概念91
二、我国社会主义工资的立法原则91
第二节我国原有的工资制度95
一、工资等级制及工资形式95
二、奖励工资98
三、津贴99
四、特殊情况下的工资99
第三节我国工资制度的改革100
一、我国分配领域的总方针和政策100
二、我国新的工资制度102
三、国家对国营企业分配的宏观调节107
第九章劳动保护109
第一节劳动保护的意义109
一、劳动保护的涵义109
二、劳动保护的性质和意义110
三、我国劳动保护的立法及方针112
第二节劳动保护的内容113
一、工厂安全与卫生规程113
二、矿山安全与卫生规程114
第三节 女职工的特殊劳动保护117
第四节劳动保护管理体制119
一、国家监察119
二、行政管理120
三、群众监督123
第十章劳动保险124
第一节劳动保险概述124
一、劳动保险的涵义124
二、劳动保险的产生以及实质124
三、劳动保险的法律特征及其与民事保险的区别126
第二节我国的劳动保险立法127
一、我国劳动保险立法简况127
二、我国劳动保险制度的改革129
第三节劳动保险待遇130
一、我国给予劳动保险待遇的依据130
二、我国计算劳动保险待遇的依据132
三、我国劳动保险待遇的具体规定133
第十一章职业技术培训137
第一节职业技术培训概述137
一、职业技术培训的概念137
二、职业技术培训的意义138
三、我国有关职业技术培训的法规139
第二节就业前职业技术培训制度140
一、学徒制度141
二、技工学校制度143
三、职业高中145
第三节在职职业技术培训制度146
一、在职培训的概念和意义146
二、在职培训的形式和方法147
三、在职培训的教学条件和成绩考核148
第十二章个体劳动关系和“三资”企业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149
第一节个体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149
一、个体劳动关系的概念149
二、我国的个体劳动立法152
三、个体经营单位的劳动合同154
四、个体劳动者协会的作用156
第二节“三资”企业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158
一、“三资”企业劳动管理的指导思想和现行法规158
二、“三资”企业劳动关系的性质和特点160
三、“三资”企业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原则162
四、“三资”企业工会在劳动关系法律调整中的地位和作用164
第十三章工会和工会法167
第一节工会法的产生及其意义167
一、工会法产生的一般情况167
二、中国工人阶级为争取工会立法的斗争168
三、《工会法》颁布的意义169
第二节工会的性质和地位171
一、工会的性质171
二、工会的活动宗旨172
三、工会的法律地位173
第三节工会的权利和义务174
一、工会的权利174
二、工会的义务176
第四节工会活动的法律保障177
一、对工会的组织保护178
二、对工会的经济保护178
三、对工会行使权利的保护179
四、对违法者追究责任179
第十四章企业民主管理180
第一节我国企业民主管理的产生、发展与立法180
一、企业民主管理的涵义180
二、我国企业民主管理的产生、发展与立法181
三、《企业法》关于民主管理规定的意义183
第二节职工代表大会184
一、职工代表大会的性质184
二、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186
三、职工代表189
四、组织制度190
五、车间、班组的民主管理191
第三节工会推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职责192
一、职工代表大会与工会192
二、工会推行职代会制度的职责193
三、工会要把民主管理作为自己的工作重点193
第十五章集体合同196
第一节集体合同制度的意义196
一、集体合同的涵义196
二、集体合同的由来与发展196
三、实行集体合同制度的意义198
第二节集体合同的内容、原则和签订程序199
一、集体合同的内容199
二、签订集体合同的原则200
三、集体合同的签订程序201
四、集体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和违约责任202
第三节大力推行集体合同制度203
一、正确认识企业内部层层承包与集体合同的区别与联系203
二、企业工会在签订集体合同中应注意的事项204
第十六章劳动争议206
第一节劳动争议概述206
一、劳动争议的涵义206
二、劳动争议产生的原因207
三、我国劳动争议的范围和具体内容208
四、我国劳动争议的调整原则210
第二节我国劳动争议的处理211
一、我国处理劳动争议的宗旨211
二、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212
三、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213
四、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法律规定215
第十七章对执行劳动法的监督和检查217
第一节对执行劳动法监督与检查的意义217
一、对执行劳动法进行监督检查是加强劳动法制的重要手段218
二、加强对执行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可以预防和减少各项工伤和职业病,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劳动关系219
三、对执行劳动法进行监督检查,可以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激发主人翁责任感,促进生产的发展219
四、加强对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可以使劳动法规受到实践的检验,为进一步健全劳动法提供可靠依据220
第二节对执行劳动法监督、检查的机构及其职权220
一、工会对执行劳动法的监督、检查221
二、劳动行政机关对热行劳动法的监督、检查223
三、主管部门对执行劳动法的监督、检查224
四、其他有关部门对执行劳动法的监督、检查225
第三节违反劳动法的责任226
一、行政责任227
二、经济责任(物质责任)227
三、刑事责任227
附录:229
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229
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237
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240
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242
企业职工奖惩条例246
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252
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257
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262
印发《关于〈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若干问题的解答意见》的通知268
关于《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若干问题的解答意见269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27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277
1989《劳动法学概论(内部使用)》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杨开信,尹仁才主编 1989 湖南省工会干部学校、湖南省工运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劳动经济概论
- 1996 中国劳动出版社
-
- 劳动经济学概论
- 1993年3月第1版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 法学基础理论自考大纲 新编本
- 1990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 法学概论与劳动法
- 1993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 劳动法概论
- 1991 轻工业出版社
-
- 劳动法概论
- 1985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 劳动经济学概论
- 1991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劳动经济学概论
- 1991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 劳动法概论
- 1988.03 兰州市:兰州大学出版社
-
- 劳改法学概论
- 1987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 劳动教养概论
- 1989 北京:群众出版社
-
- 劳动经济学概论
- 1987 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
-
- 劳动改造法学概论学习指导
- 1987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 车工工艺学
- 1980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会计原理学习指导
- 1987 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