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求取 ⇩

绪论1

第一章糖类化学3

第一节 概述3

一、糖的概念、分布及重要功能3

二、糖的分类3

第二节 单糖3

一、单糖的结构3

二、单糖的重要化学反应7

三、单糖的分析9

第三节 寡糖10

一、二糖10

二、三糖11

第四节 多糖11

一、重要多糖的化学结构与生理功用11

二、多糖的提取、分离和精制的原理17

三、多糖结构分析的基本原理19

一、脂酰(基)甘油22

第二节 重要脂类的化学22

第一节 脂类的概念、生理功用及分类22

第二章脂类化学与生物膜22

二、磷脂24

三、固醇(甾醇)类26

四、糖脂28

五、蜡29

第三节 生物膜29

一、生物膜的化学组成29

二、生物膜的结构33

三、生物膜的功能35

第三章蛋白质的化学39

第一节 概论39

一、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39

二、蛋白质的分类40

第二节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41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41

二、蛋白质的组成单位——氨基酸41

第三节 蛋白质的结构52

一、蛋白质分子的一级结构53

二、蛋白质的构象64

第四节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70

一、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70

二、蛋白质构象与功能的关系71

三、蛋白质的结构与生物进化73

第五节 蛋白质的重要性质73

二、蛋白质的两性解离与等电点74

一、蛋白质的胶体性质74

三、蛋白质的变性75

四、蛋白质的沉淀反应76

五、蛋白质的颜色反应77

六、蛋白质的免疫学性质77

第六节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与鉴定的基本原理81

一、蛋白质的提取81

二、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81

三、蛋白质的分析鉴定88

二、酶的催化特性92

一、酶是生物催化剂92

第四章92

第一节 酶的概念92

第二节 酶的命名与分类95

一、习惯命名法95

二、国际系统命名法95

三、国际系统分类法及编号95

第三节 酶的结构与功能97

一、酶的化学本质及其组成97

二、酶分子结构与功能99

第四节 酶作用机制103

一、酶的催化作用与活化能103

二、中间产物学说和酶作用的过渡态104

三、决定酶作用高效率的机制105

四、溶菌酶的作用机制108

第五节 酶促反应的动力学110

一、底物浓度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110

二、pH的影响与最适pH114

三、温度的影响与最适温度115

四、酶浓度的影响116

五、激活剂的影响116

六、抑制剂的影响116

第六节 酶活力的测定126

一、酶活力单位127

二、酶的比活力127

三、酶活性中心转换数127

四、常用的酶活力测定方法原理128

第七节 多酶系、同工酶、寡聚酶、诱导酶和调节酶128

一、多酶系128

二、同工酶129

三、寡聚酶130

四、诱导酶131

五、调节酶131

第八节 酶分离纯化及纯度分析的原理133

二、酶的纯化134

一、酶的抽提134

三、酶的纯度分析135

第九节 酶在医药学上的应用136

一、酶在疾病诊断上的应用136

二、酶在治疗上的应用137

三、酶在制药工业上的应用137

四、固定化酶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139

二、维生素的命名与分类142

一、维生素A142

第二节 脂溶性维生素142

第一节 维生素的概念与分类142

一、维生素的概念142

第五章维生素与辅酶142

二、维生素D143

三、维生素E144

四、维生素K145

第三节 水溶性维生素147

一、维生素B1和焦磷酸硫胺素147

二、维生素B2和黄素辅酶148

三、维生素PP和辅酶Ⅰ、辅酶Ⅱ149

四、维生素B6和磷酸吡哆醛151

五、泛酸和辅酶A152

六、生物素152

七、叶酸和辅酶F153

八、维生素B12和辅酶B12154

九、维生素C155

第二节 核苷酸158

第一节 核酸的概念与重要性158

第六章核酸化学158

一、核苷酸的结构159

二、核苷酸的性质163

三、生物体内重要的核苷酸衍生物166

第三节 核酸的结构169

一、DNA的结构169

二、RNA的结构176

三、核酸中核苷酸顺序的测定184

一、核酸分子的大小191

第四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191

三、核酸的酸碱性质192

二、核酸的溶解度与粘度192

四、核酸的紫外吸收193

五、核酸的变性、复性和杂交193

第五节 核酸的提取、分离与含量测定的原理196

一、核酸的提取和分离196

二、核酸含量测定的原理198

第二节 人体和脊椎动物主要激素的化学及生理功能201

一、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201

第一节 激素的概念201

第七章激素201

二、肽与蛋白质类激素202

三、甾体(类固醇)类激素207

四、脂肪酸衍生物类激素——前列腺素210

第三节 激素作用的机理214

一、糖的消化223

第二节 糖的消化、吸收与转运223

第一节 新陈代谢的概念223

第八章糖代谢223

二、糖的吸收与转运224

第三节 糖的分解代谢224

一、糖的无氧分解225

二、糖的有氧分解232

三、磷酸戊糖通路240

四、丙酮酸的其他代谢途径244

五、乙醛酸循环247

六、ED途径248

第四节 其他单糖的代谢249

一、果糖的代谢249

二、半乳糖的代谢249

三、甘露糖的代谢250

第五节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251

一、糖原的合成代谢251

二、糖原分解作用256

三、糖原合成与分解的调节256

二、血糖的去路259

一、血糖的来源259

四、糖异生作用的调节259

第六节 血糖及其调节259

三、激素的调节作用260

四、糖代谢紊乱——糖尿261

第九章生物氧化263

第一节 生物化的概念263

一、生物氧化的意义263

二、生物氧化的特点263

第二节 生物氧化中二氧化碳的生成263

一、直接脱羧基作用263

二、氧化脱羧基作用264

第三节 线粒体氧化体系264

一、呼吸链的概念264

二、呼吸链的组成成分和作用265

三、呼吸链中各组分的顺序270

一、微粒体氧化体系(加氧体系)273

第四节 非线粒体氧化体系273

二、过氧化体氧化体系275

三、某些细菌的生物氧化体系276

第五节 生物氧化和能量代谢277

一、高能化合物和高能磷酸化合物277

二、ATP的形成278

三、氧化还原电位与自由能变化279

四、呼吸链中ATP形成的部位282

六、ATP的生理功能283

五、氧化磷酸化作用的抑制283

第六节 氧化磷酸化的作用机理284

一、线粒体的结构284

二、氧化磷酸化的作用机理286

第十章脂类代谢288

第一节 脂类的消化与吸收288

一、脂肪的消化与吸收288

二、类脂的消化与吸收289

一、脂类在体内的贮存和动用291

第二节 脂类在体内的贮存、动用和运输291

二、脂类在体内的运输和血浆脂蛋白292

第三节 脂肪的代谢294

一、脂肪的分解代谢294

二、脂肪的合成代谢303

第四节 磷脂的代谢308

一、磷脂的分解308

二、磷脂的生物合成308

第五节 胆固醇的代谢311

一、胆固醇的生物合成311

二、胆固醇的转化313

三、胆固醇的排泄313

第六节 脂类代谢的调节及紊乱314

一、脂类代谢的调节314

二、脂类代谢的紊乱315

第一节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318

一、氮平衡318

第十一章蛋白质降解和氨基酸代谢318

二、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319

三、蛋白质的营养价值319

第二节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319

一、蛋白质的消化319

二、氨基酸的吸收320

一、氨基酸的代谢概况321

二、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321

第三节 氨基酸代谢的共同途径321

三、氨的代谢327

四、α-酮酸的代谢330

五、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331

第四节 个别氨基酸的代谢333

一、氨基酸与?碳基团代谢333

二、半胱氨酸与胱氨酸的代谢337

三、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代谢339

四、色氨酸代谢340

一、由α-酮酸还原氨基化合成氨基酸343

第五节 氨基酸的生物合成343

二、α-酮酸经转氨基作用合成氨基酸344

三、氨基酸相互转化345

四、氨基酸生物合成的其他方式350

第六节 植物和微生物的特殊氮代谢356

一、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利用356

二、生物固氮作用356

第十二章核酸代谢359

第一节 核酸的分解代谢359

一、核酸的降解359

二、单核苷酸的分解代谢362

三、嘌呤的分解代谢362

四、嘧啶的分解代谢364

第二节 核酸的合成代谢366

一、核苷酸的生物合成366

二、DNA的生物合成375

三、RNA的生物合成386

四、核酸生物合成的抑制剂392

第十三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398

第一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与遗传信息的传递398

一、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398

二、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398

第二节 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399

一、mRNA的功能与密码399

二、tRNA的功能401

一、氨基酸的活化与转运403

第三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403

三、rRNA与核蛋白体403

二、肽链合成的起始404

三、肽链的延长406

四、肽链合成终止407

五、多聚核蛋白体409

六、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的区别409

七、多肽链合成后的加工处理411

八、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调节及影响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411

一、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413

第四节 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413

二、基因突变与疾病416

第五节 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417

一、基因重组的概念417

二、基因工程418

第十四章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代谢调节控制与生物技术简介421

第一节 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421

第二节 代谢调节423

一、细胞水平的调节作用423

一、降低最终产物的浓度428

二、激素和神经系统的调节428

第三节 代谢调节与微生物发酵428

二、抗代谢产物类似物变异株的应用429

第四节 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医药方面的应用429

一、生物技术的概念及重要意义429

二、生物技术的主要内容430

三、生物技术在医药方面的主要应用434

主要参考书435

1994《生物化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淑如主编 1994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生物化学(1995 PDF版)
生物化学
1995 北京:中国商业
生物化学(1980 PDF版)
生物化学
1980
生物化学(1990年05月第1版 PDF版)
生物化学
1990年05月第1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生物化学( PDF版)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1980 PDF版)
生物化学
1980
生物化学(1990 PDF版)
生物化学
1990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生物化学(1988 PDF版)
生物化学
1988 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生物化学(1979 PDF版)
生物化学
1979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生物化学(1989 PDF版)
生物化学
1989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生物化学(1989 PDF版)
生物化学
1989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生物化学(1987 PDF版)
生物化学
1987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生物化学(1980 PDF版)
生物化学
1980 轻工业出版社
生物化学(1993 PDF版)
生物化学
1993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生物化学(1992 PDF版)
生物化学
1992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生物化学(1964 PDF版)
生物化学
1964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