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美国“村庄运动”的治理框架》

《表1 美国“村庄运动”的治理框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社区治理视角下互助养老模式中社会资本的培育——基于美国“村庄运动”的经验》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表中部分内容来自Kathryn E.McDonough,Joan K.Davitt,2011,“It Takes a Village:Community Practice,Social Work,and Aging-in-Place”,Journal of Gerontological Social Work,p531-532。“不同层次社会资本的积累”一栏的表述由笔者根据社会资本理论归纳整

2001年,美国波士顿的笔肯山小区(Beacon Hill Neighborhood)中十几位中产阶级的老年人聚在一起,商量如何才能不搬去养老机构,留在家里安度晚年,却又不会给自己的孩子添负担。最后,他们在小区里创建了一个养老“村”———“比肯山村”(Beacon Hill Village,BHV)。“比肯山村”不是中国行政区划意义上的村庄,而是一个非营利性会员制志愿者组织,会员大部分都是社区内的老人,他们既是非专业养老志愿服务的提供者,也是这类服务的接受者。“村庄”内的养老事务由会员们共同管理,在较为完善的治理框架下(表1),“比肯山村”这种草根性质的互助养老模式,迅速在美国很多城市和小镇流行开来,形成了一场规模浩大的“村庄运动”(village mov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