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不同贮藏方式牦牛血对煮制后血肠质构的影响》

《表3 不同贮藏方式牦牛血对煮制后血肠质构的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不同贮藏方式牦牛血对牦牛肉血肠品质变化影响的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表3可知,牦牛血肠的硬度、咀嚼性和回复性均小于对照组香肠。牦牛肉血肠与牦牛肉肠硬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4种贮藏方式牦牛血硬度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抗凝牦牛血血肠弹性显著大于凝固牦牛血血肠弹性(P<0.05);新鲜牦牛血血肠内聚性显著大于对照组香肠(P<0.05);凝固牦牛血血肠回复性显著大于其他3种贮藏方式牦牛血血肠回复性(P<0.05);4种不同贮藏方式牦牛血血肠中,新鲜牦牛血血肠的硬度、内聚性和咀嚼性最高,分别为3407.94、0.56 g和1363.19 g,冻结牦牛血血肠的硬度最低为3209.66 g。不同贮藏方式牦牛血对牦牛血肠内聚性和咀嚼性有显著影响(P<0.05),对硬度、弹性和回复性则没有影响(P>0.05)。在一定程度上,硬度代表香肠的成熟度,反映蛋白质热变性凝胶及降解水分散失程度。热变性凝胶分2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侧链结合的折叠蛋白质分子被切断并展开;第二阶段,分子间形成更坚固的侧链结合(巯基键结合等),进一步凝集凝固[18]。此外,由于血浆蛋白的填充和蛋白酶抑制作用,将其加入到肉制品中,可有效改善肉制品质构[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