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添加不同发酵时间的马铃薯粉对面条质构的影响》

《表3 添加不同发酵时间的马铃薯粉对面条质构的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植物乳杆菌发酵对马铃薯全粉面条品质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分别表示同一列参数与0 h相比在P<0.05、P<0.01水平上差异显著;马铃薯粉添加量为35%。

不同发酵时间的马铃薯粉制成的面条质构见表3。结果表明,随发酵时间的延长,面条的硬度和最大剪切力均是先上升后下降,但硬度并没有显著差异,在8 h达到峰值(6 540.6 gf)。10 h左右最大剪切力达到峰值,为273.6 gf,接近纯小麦面条(288.1 gf)。CHANG等[27]发现用乳酸菌发酵的酸浆水浸泡后的绿豆淀粉分子链长趋于平均,短链与长链的比例下降。袁美兰等[28]发现玉米淀粉发酵后支链淀粉平均链长增大,分支密度下降,使得其对长链的空间阻碍作用减弱,利于形成更强的凝胶。因此推测最大剪切力提高是因为在发酵过程中,植物乳杆菌的代谢产物攻击了支链淀粉的无定型区,使无定型区的短链水解或通过断链的方式除去,淀粉分子大小趋于均匀;同时,直链淀粉含量增加可促进交联缠绕,导致新结构抵抗剪切应力的能力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