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问题指向统计表:基于视频分析探讨物理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问题——以“摩擦力”同课异构为例》

《表4 问题指向统计表:基于视频分析探讨物理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问题——以“摩擦力”同课异构为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视频分析探讨物理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问题——以“摩擦力”同课异构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教师候答时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Rowe所提出,指教师提出问题后,给学生一段思考的时间,随后学生再对问题进行回答。对候答时间的掌控是有效提问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它的存在与否和时间长短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答案的质量,视频分析中根据问题的认知水平不同,将候答时间分为短(≤3s)、中(3~10s)、长(>10s)三个档次。从表4可见A教师以停顿小于3s和3~10s为主,候答时间不足导致学生思考问题不够全面深入。B教师有13个问题的候答时间在3~10s间,可见B教师在候答时间上设置得较为合理,给予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两位教师需要候答时间较长的都是引导创新性问题,高层次的认知水平问题需要大于10s的候答时间,这样才能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例如,“能不能说静止的物体产生静摩擦力,运动的物体产生滑动摩擦力?”A教师仅仅给予不足5s的思考时间,显然是不够的,学生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最后给出的答案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而对于同样的问题B教师给予学生10s的思考时间,更加合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摩擦力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