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酸角汁发酵过程中糖质量浓度的变化》

《表1 酸角汁发酵过程中糖质量浓度的变化》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低聚果糖对植物乳杆菌A33发酵酸角汁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同列不同肩标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下同。

如表1所示,发酵84 h后,总糖含量下降,与空白组相比,FOS组在发酵中消耗了更多的糖。但还原糖的变化呈现很大的差异。从发酵开始至第24小时,FOS组中还原糖的质量浓度有少许下降,但之后至发酵结束,则一直呈现上升趋势。这可能是因为酸角汁本身含约50 g/L葡萄糖和果糖,植物乳杆菌A33在发酵初期以消耗酸角汁中所含的葡萄糖和果糖为主,而在发酵24 h后FOS分解所产生的果糖质量浓度大于被消耗的还原糖质量浓度,直至发酵结束。而对于空白组,发酵过程中还原糖和总糖的下降趋势相似,分别下降了13.36、15.36 g/L,二者比较接近,说明空白组还原糖是植物乳杆菌A33的主要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