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2013—2017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致病因素分析》

《表4 2013—2017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致病因素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2013—2017年广西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食物中毒发病人数只有2人,分母太小,不计算病死率。

2013—2017年广西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详细致病因素,见表4。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起数和发病人数最多,分别占事件总数和发病总人数的34.8%和47.2%,但病死率较低,2例死亡病例均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中毒;主要致病菌以沙门氏菌最为常见,其次是副溶血性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该3种致病菌引起的病例数占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的病例总数的85.7%。化学性污染物导致的事件数和发病人数相对较少,但毒鼠强、氟乙酰胺等鼠药中毒时有发生,并引起4人死亡,其中2起毒鼠强中毒发生在家庭,1起氟乙酰胺中毒为学校投毒事件。有毒动植物和真菌中毒发生的事件数和发病人数分别占总事件数和总发病人数的33.7%和19.3%。但病死率较高,尤其是药酒中毒、野生蜂蜜中毒、木薯中毒和毒蘑菇中毒,病死率分别高达44.0%、33.3%、25%和17.5%,此类事件主要发生在家庭,其中药酒中毒以钩吻碱和乌头碱中毒为主,值得注意的是,广西2013—2017年发生了6起钩吻碱中毒事件,发病28例,死亡11例,中毒原因包括将断肠草叶子误当野菜食用、误用断肠草根泡药酒和食用被断肠草花污染的野生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