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大曲中的风味成分:老白干香型白酒制曲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与风味成分的关系》

《表2 大曲中的风味成分:老白干香型白酒制曲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与风味成分的关系》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老白干香型白酒制曲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与风味成分的关系》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RI1,在色谱柱的线性保留指数;RI2,文献中参考线性保留指数;S,标准品定性;“-”表示未报到或未检出

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大曲中的风味成分,并进行半定量分析。如表2所示,共检测到99种风味成分,其中包含12种酯类、11种酮类、9种萜烯类、5种碳氢化合物、9种酸类、18种醛类、4种酚类、3种芳香类、1种呋喃类、16种醇类、7种吡嗪类、2种吡喃类和2种吡啶类。将检测到的风味成分绘制成热图(heatmap),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图2),结果显示,风味成分在制曲过程中的演变趋势比较明显,重要酯类物质(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己酸乙酯等)主要在30~120 d的储存过程中合成。而属于健康因子的诸多萜烯类物质,则主要合成于5~15 d。吡嗪、吡啶、吡喃等物质主要合成于10~15 d。其他酸、醛、醇等白酒中常见物质则在5~30 d合成。由此可知,5~15 d是制曲过程中的风味物质高产期,30~120 d的储存期则是重要酯类物质的合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