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8 总量化多酚占总酚的百分比》

《表8 总量化多酚占总酚的百分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东北6种红树莓叶酚类化合物的鉴定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据报道,酚类物质在体外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存在于酚环中的双键,羟基侧链和糖基化都有助于清除自由基活性[30]。多酚类物质包括酚酸、类黄酮、芪类、单宁类等。而类黄酮物质包括黄酮醇(槲皮素、异鼠李素、金丝桃苷)、黄烷醇(儿茶素类)、黄酮(木犀草素、芦丁)等[24]。Fukumoto等[31]认为,在多酚分子结构中B环中的羟基增强了活性,相对于3和4碳位,在3、4和5碳位均含有萜类或羟基的多酚抗氧化活性更高。Seeram等[32]研究发现在C环中连接的糖苷上糖单位数与抗氧化活性呈负相关的关系。按照此方法推断本实验鉴定出的类似分子结构的7种酚类物质(除酚酸)的抗氧化活性排列顺序为黄烷醇>黄酮醇>黄酮。但对本研究中量化多酚占总酚含量相近的树莓品种(40%左右的3种:澳洲红、红宝石、杜拉明;70%左右的3种:欧洲红、哈瑞泰兹、秋福)抗氧化活性强弱顺序比较发现,黄烷醇含量相对较高的红树莓叶与其抗氧化活性并不呈良好的量效关系,无法证实此结论。但袁博等[33]的实验中证实了黄酮醇(槲皮素)的抗氧化活性高于黄酮(芦丁),验证了此结论。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红树莓中存在未知酚类物质的作用(未检出)或多种多酚的协同作用导致的整体抗氧化活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