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求取 ⇩

绪论1

一、植物生理学定义和对象1

二、植物生理学内容1

三、植物生理学产生和发展2

四、学习植物生理学目的和任务3

五、学习植物生理学的方法4

第一章 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6

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化学组成6

一、原生质的化学组成6

二、原生质的胶体性质9

第二节 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与功能10

一、细胞壁10

二、细胞膜(生物膜及内膜系统)12

三、细胞核17

四、线粒体17

五、质体18

六、微体20

七、核蛋白体21

八、微梁系统 微管与微丝21

九、细胞浆23

十、圆球体23

第三节 细胞各部分的分级分离23

一、细胞的匀浆化24

二、分级分离24

第二章 植物的水分代谢27

第一节 水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27

一、植物的含水量27

二、水对植物的生理生态作用27

三、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的状态29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29

一、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30

二、细胞的吸胀吸水35

第三节 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35

一、根部吸水的区域35

二、根系吸水的动力36

三、影响根吸水的土壤条件38

第四节 蒸腾作用40

一、蒸腾作用及其生理意义40

二、植物蒸腾作用的部位及度量41

三、气孔蒸腾作用42

四、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49

五、蒸腾作用的调节50

第五节 植物体内的水分运输52

一、水分运输途径52

二、水分沿导管或管胞上升的动力52

第六节 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53

一、作物的需水规律53

二、灌溉的指标53

三、合理灌溉增产的原因55

第三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56

第一节 植物必需矿质元素及其功能56

一、植物体内的矿质元素56

二、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57

三、研究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方法58

四、必需元素的生理功能及其缺乏病症59

五、作物的缺素诊断65

第二节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66

一、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66

二、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67

第三节 植物体对矿质的吸收和运输72

一、根部吸收矿质的区域72

二、矿质元素进入木质部的途径73

三、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73

四、矿质元素的重复利用76

第四节 影响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环境条件76

一、温度76

二、通气状况77

三、土壤溶液浓度77

四、土壤pH值77

第五节 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78

一、作物需肥特点78

二、施肥指标79

三、发挥肥效的措施81

第四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83

第一节 光合作用的一般概念83

一、光合作用的定义83

二、光合作用的重要性84

第二节 叶绿体及其色素85

一、叶绿体的化学组成85

二、叶绿体色素的种类与特性86

三、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及其影响因素89

第三节 光合作用的机理92

一、原初反应92

二、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94

三、碳同化作用98

第四节 光呼吸106

一、乙醇酸的合成106

二、乙醇酸的氧化107

三、光呼吸的意义108

第五节 光合作用的产物108

一、叶绿体中淀粉的合成与降解108

二、蔗糖合成的场所与途径109

第六节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110

一、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条件110

二、影响光合作用的内部条件113

第七节 植物对光能的利用114

一、光能利用率的概念114

二、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115

第五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119

第一节 呼吸作用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119

一、呼吸作用的概念119

二、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120

三、呼吸指标及其测定120

第二节 呼吸作用的代谢途径122

一、糖酵解122

二、三羧酸循环124

三、戊糖磷酸途径126

四、呼吸链电子传递系统129

五、氧化磷酸化和能量的贮存利用135

六、呼吸作用的调节和控制138

第三节 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140

一、植物体内部因素的影响140

二、环境因素对呼吸速率的影响142

第四节 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146

一、呼吸作用与作物栽培146

二、呼吸作用与农产品贮藏147

三、呼吸作用与植物抗病性151

第六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质运输153

第一节 有机物质运输的途径和方向153

一、有机物质运输的途径153

二、有机物运输方向154

三、胞内和胞间运输155

四、有机物运输的形式156

五、有机物运输的速度和运输速率157

第二节 有机物运输机理158

一、压力流动学说158

二、细胞质泵动假说160

三、收缩蛋白假说160

四、电渗假说161

第三节 环境条件对有机物运输的影响162

一、温度162

二、光照163

三、水分164

四、矿质元素165

五、激素165

第四节 有机物的分配及调控165

一、代谢源与代谢库的概念165

二、源与库的相互关系166

三、有机物分配的基本规律167

四、有机物的再分配168

五、有机物分配与产量的关系169

第七章 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物质172

第一节 生长素类172

一、生长素的发现172

二、IAA的生物合成和降解174

三、生长素在植物体中的运输175

四、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76

五、生长素的作用机理177

六、作为除草剂的生长素类物质179

第二节 赤霉素类179

一、赤霉素的结构和分布179

二、赤霉素的代谢180

三、赤霉素的生理作用182

四、赤霉素作用的可能机理184

五、赤霉素在生产上的用途184

第三节 细胞分裂类185

一、细胞分裂素的发现及其结构185

二、细胞分裂素的代谢与分布186

三、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187

四、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机理189

第四节 脱落酸189

一、脱落酸的发现与存在189

二、脱落酸的作用方式190

三、脱落酸的生理功能191

四、脱落酸和其它激素的相互作用192

第五节 乙烯193

一、乙烯的发现与生物合成193

二、乙烯的生理作用及应用194

三、乙烯的作用方式195

第八章 植物的生长196

第一节 植物生长概念及生长分析196

一、植物生长的概念196

二、生长分析196

第二节 细胞的生长和分化199

一、植物细胞生长和分化的一般规律200

二、组织培养203

第三节 植物生长的周期性205

一、生长大周期205

二、生长的季节周期206

三、生长的昼夜周期207

第四节 环境条件对生长的影响207

一、温度208

二、光照209

三、水分211

第五节 植物生长的相关性211

一、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相关性212

二、主茎和侧枝的相关性212

三、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关性214

四、极性和再生作用214

第六节 植物的运动216

一、生长运动216

二、紧张性运动219

三、近似昼夜节奏运动——生物钟220

第九章 植物的生殖生理222

第一节 外界条件对成花诱导的影响222

一、低温对成花诱导的影响222

二、光周期对成花诱导的影响227

三、诱导开花的成花素假说238

四、春化作用与光周期理论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240

第二节 花芽分化及性别表现241

一、花芽分化241

二、性别表现243

第三节 授粉受精生理244

一、花粉的构造、寿命与贮藏244

二、柱头的授粉能力和授粉表面246

三、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247

四、受精过程248

五、授粉受精后的生理生化变化250

第十章 种子生理252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252

一、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252

二、种子的寿命和生活力256

三、种子萌发期间的生理生化变化257

第二节 胚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263

一、胚的生长263

二、胚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263

第三节 种子成熟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265

一、主要有机物的变化265

二、其它生理生化变化268

三、气候条件对种子成熟过程和化学成分的影响270

四、空瘪粒形成的原因及影响空瘪粒形成的因素271

第四节 种子及延存器官的休眠273

一、休眠的概念及基本方式273

二、种子的休眠273

三、芽休眠与激素水平的动态变化275

四、延长和打破休眠的方法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276

五、休眠对植物生存的适应性277

第十一章 果实成熟和植物衰老生理278

第一节 果实的生长和果实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278

一、果实的生长278

二、果实呼吸跃变280

三、肉质果实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283

四、果实成熟时蛋白质和激素的变化286

第二节 植物的衰老287

一、植物衰老的模式287

二、衰老时的生理生化变化289

三、衰老过程中细胞结构的变化291

四、衰老的激素调节292

五、环境条件对衰老的调节292

六、衰老机理293

第三节 器官脱落295

一、器官脱落与离层的形成295

二、脱落的激素调控297

三、影响脱落的因素300

四、控制器官脱落的途径301

第十二章 植物的抗性生理302

第一节 植物的抗寒性302

一、冻害生理303

二、冷害生理307

第二节 植物的抗旱生理309

一、干旱的概念及类型310

二、干旱对植物的伤害310

三、干旱使植物致死的原因313

四、提高植物抗旱性的途径313

五、渗透胁迫和渗透调节315

第三节 热害及抗热性315

一、高温对植物的危害316

二、热激蛋白及抗热性317

第四节 植物的抗盐性317

一、土壤盐分过多对植物的危害318

二、植物抗盐的生理基础318

三、提高植物抗盐性的途径320

第五节 植物对环境污染的反应320

一、大气污染及其防治321

二、水质污染及其防治325

三、土壤污染及其防治326

1994《植物生理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荆家海主编 1994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植物生理学(1998 PDF版)
植物生理学
1998 兰州市:兰州大学出版社
植物生理学(1992.08 PDF版)
植物生理学
1992.08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植物生理学(1980年02月第1版 PDF版)
植物生理学
1980年02月第1版 农业出版社
植物生理学( PDF版)
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理学(1985 PDF版)
植物生理学
1985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植物生理学(1987.09 PDF版)
植物生理学
1987.09 成都市: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植物生理学(1979 PDF版)
植物生理学
1979 北京:农业出版社
植物生理学(1988 PDF版)
植物生理学
1988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植物生理学(1980 PDF版)
植物生理学
1980 北京:农业出版社
植物及植物生理学(1980 PDF版)
植物及植物生理学
1980 北京:农业出版社
植物生理学(1987 PDF版)
植物生理学
1987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植物生理学(1981 PDF版)
植物生理学
1981 北京:林业出版社
植物生理学(1998 PDF版)
植物生理学
1998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植物生理学(1961 PDF版)
植物生理学
1961 北京:农业出版社
植物生理学(1994 PDF版)
植物生理学
1994 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