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求取 ⇩

目录1

绪论1

一、植物生理学的内容及其任务1

二、植物生理学发展的重要历程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

三、植物生理学所面临的任务3

四、韧皮部装载 154

一、原生质的化学组成5

第一章 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5

第一节 细胞的概述5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化学组成5

第二节 光合速率及其测定 27

二、原生质的胶体性质9

三、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组织——细胞浆与细胞器11

第三节 细胞亚微结构与功能12

一、细胞壁12

二、细胞膜(生物膜及内膜系统)14

三、微管与微丝18

四、微体19

五、核糖体(核蛋白体)20

六、细胞浆21

第四节 植物细胞全能性22

第二章 光合作用25

第一节 光合作用的意义与进化25

一、改良半叶法27

二、红外线CO2分析法28

三、氧电极法28

第三节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细胞器28

一、叶绿体的形态结构28

二、光合色素30

第四节 光合作用的机理34

一、原初反应35

二、电子传递及光合磷酸化38

三、二氧化碳同化40

一、乙醇酸的生物合成及其代谢途径47

第五节 光呼吸47

二、C2循环与C2循环(光合碳循环)的整合50

三、光呼吸的生理功能50

四、光呼吸的测定51

五、光呼吸的调节与控制52

第六节 光合作用中蔗糖及淀粉的形成53

第七节 光合作用的生理生态54

一、内部因子54

二、外部因子55

第八节 光合作用与提高产量的关系60

—、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60

二、C2与C4植物的光合效率62

第三章 呼吸作用65

第一节 呼吸作用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65

第二节 高等植物呼吸系统66

一、高等植物呼吸系统的多样性66

二、糖的分解过程67

三、三羧酸循环(TCA)——线粒体代谢70

四、呼吸链与末端氧化系统70

五、呼吸中能量利用的效率及其调节作用74

六、呼吸作用的调节75

第三节 呼吸强度及其影响的因素78

一、呼吸强度(呼吸速率)78

二、呼吸商79

三、影响呼吸强度的主要因素79

第四节 呼吸作用与生理活性关系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82

一、呼吸作用的效率82

二、细胞的生长发育与呼吸83

三、种子与幼苗的呼吸84

四、果实呼吸87

第四章 植物的水分关系90

第一节 水分在植物生活中的重要性90

一、水的物理化学性质90

二、水分对植物的生理生态作用91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92

一、水势92

二、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93

三、植物细胞的水势95

四、相邻细胞间水分的运转95

五、植物细胞的吸胀作用(imbibition)97

第三节 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97

一、根吸水的部位97

二、水分吸收的机理98

三、影响根系吸水的土壤条件100

第四节 蒸腾作用100

一、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101

二、蒸腾作用的指标及部位101

三、气孔蒸腾102

四、蒸腾作用的气孔调节与非气孔调节106

五、环境条件对蒸腾作用的影响107

第五节 植物体内水分的向上运输108

一、作物的需水规律110

第六节 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110

二、灌溉的指标111

第五章 植物矿质和氮素营养115

第一节 植物的必需元素115

一、植物体内的元素115

二、植物必需元素及其确定方法115

三、各种必需元素的生理作用及其缺乏病征118

第二节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及运输124

一、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124

二、矿质元素吸收过程125

三、影响根系对矿质元素吸收的因素131

四、矿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133

第三节 氮代谢135

一、硝酸盐还原135

二、氨的同化137

三、植物体内氮代谢的部位及调节138

第四节 施肥的生理学基础139

一、作物需肥规律139

二、施肥的营养诊断140

三、改善环境条件,促进养分吸收利用141

第六章 植物体内同化物运输与分配143

第一节 植物体内同化物运输系统144

一、短距离运输系统——胞内与胞间运输144

二、长距离运输系统——输导组织运输148

第二节 同化物运输的机理150

一、韧皮部内运输物质的化学性质及形式151

二、同化物运输的方向和速率152

三、韧皮部运输机理的假说153

五、韧皮部卸出156

第三节 植物体内同化物分配及其控制157

一、代谢源与代谢库的概念157

二、源与库的相互关系158

三、同化物分配规律159

四、同化物的再分配与再利用160

五、同化物分配与产量的关系162

第四节 影响与调节同化物运输的因素163

一、代谢调节163

二、激素调节165

三、环境因素166

第七章 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171

第一节 生长素171

一、生长素的发现171

二、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与运输173

三、生长素的生物合成174

四、生长素的钝化与分解175

五、生长素的作用机理176

六、生长素的生理效应179

七、合成生长素及其应用179

一、赤霉素的发现181

第二节 赤霉素181

二、赤霉素的化学结构182

三、赤霉素的合成与运输183

四、赤霉素的生理作用及应用184

五、赤霉素的作用机理185

第三节 细胞分裂素187

、细胞分裂素的发现187

二、细胞分裂素的化学结构187

三、细胞分裂素的存在、合成部位及运输187

四、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189

五、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机理190

第四节 脱落酸190

一、脱落酸的发现190

二、脱落酸的化学191

三、脱落酸的存在191

四、脱落酸的生物合成192

五、脱落酸的代谢192

六、脱落酸的生理作用193

七、脱落酸的作用机理194

第五节 乙烯194

一、乙烯的发现194

二、乙烯的生物合成195

三、乙烯的生理作用196

四、乙烯的作用机理197

五、乙烯释放剂——乙烯利的应用197

第六节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198

一、生长素和赤霉素199

二、生长素和乙烯199

三、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200

四、赤霉素与脱落酸200

第七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200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200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一般原理203

一、发育206

第八章 植物的生长和分化206

第一节 生长、分化和发育的概念206

二、生长和分化207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207

一、植物细胞发育的三个时期及其特点207

二、细胞分生期208

三、细胞伸长期209

四、细胞分化期210

第三节 整株植物的分化210

一、顶端生长与分化210

二、次生生长与分化212

三、再生生长与分化212

第四节 植物器官、组织和细胞培养213

一、组织培养一般情况213

二、脱分化、再分化与植物细胞全能性214

一、根芽分化216

第五节 分化的生理生化基础216

三、组织培养的实际应用216

二、维管组织的诱导和分化217

三、胚状体的分化217

四、根的分化218

第六节 分化的调控218

一、分化与极性218

二、分化与植物激素220

三、分化的基因调控220

第七节 生长和生长分析221

一、生长曲线221

二、相对生长222

三、生长运动223

第八节 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224

一、种子萌发过程224

二、控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224

三、幼苗的形成227

第九节 植物生长的相关性231

一、地上器官与地下器官232

二、顶端优势234

三、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236

第十节 植物生长发育的周期性236

一、植物生长发育的昼夜周期性237

二、休眠237

三、近似昼夜节奏——生物钟240

第九章 成花生理243

第一节 光周期现象243

一、光周期现象的发现243

二、光周期现象的特点244

三、光敏素247

四、光周期刺激的传递和开花刺激物251

五、光周期现象与植物地理上起源与分布的关系及其应用254

一、发现历史255

第二节 春化作用255

二、春化作用的特性256

三、春化作用的机理258

第三节 花芽分化和性别表现259

一、花的发端259

二、性别表现260

第一节 授粉和受精263

一、花粉的构造与成分263

第十章 生殖、衰老和脱落263

二、花粉的生活力和贮藏264

三、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264

四、受精过程266

五、花粉或花药培养269

第二节 种子和果实的形成与成熟269

一、胚胎发育269

二、种子的发育271

三、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生化变化271

四、果实的生长发育与果实成熟的生化变化273

一、空瘪粒形成的内在原因276

二、空瘪粒形成的外部条件276

第三节 籽粒空瘪的原因276

第四节 衰老277

一、衰老时的生理生化变化278

二、衰老的激素调节279

第五节 脱落280

一、影响脱落的外界因素281

三、脱落的生物化学282

二、营养因素282

四、植物激素的作用283

第十一章 植物的逆境生理286

第一节 逆境的概念及研究逆境生理的重要性286

第二节 低温、冰冻对植物的影响——抗寒性287

一、抗冷性287

二、抗冻性289

一、抗旱性295

第三节 干旱、高温与水涝对植物的不利影响295

二、抗热性305

三、抗涝性309

第四节 盐分过多对植物不利的影响312

一、土壤盐分过多对植物的危害313

二、抗盐性及其提高途径314

第五节 病原微生物对植物的影响317

一、寄主与病原菌的关系317

二、病菌对寄主的影响——病害的发生319

三、病株的生理反应320

四、抗病与免疫321

第六节 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影响323

一、植物对大气污染的敏感性323

二、主要污染物对植物的伤害324

三、提高植物对大气污染的抗性327

中英名词对照表329

1986《植物生理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江苏农学院主编 1986 北京:农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植物生理学(1998 PDF版)
植物生理学
1998 兰州市:兰州大学出版社
植物生理学(1992.08 PDF版)
植物生理学
1992.08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植物生理学(1980年02月第1版 PDF版)
植物生理学
1980年02月第1版 农业出版社
植物生理学( PDF版)
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理学(1985 PDF版)
植物生理学
1985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植物生理学(1987.09 PDF版)
植物生理学
1987.09 成都市: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植物生理学(1979 PDF版)
植物生理学
1979 北京:农业出版社
植物生理学(1988 PDF版)
植物生理学
1988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植物生理学(1980 PDF版)
植物生理学
1980 北京:农业出版社
植物及植物生理学(1980 PDF版)
植物及植物生理学
1980 北京:农业出版社
植物生理学(1987 PDF版)
植物生理学
1987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植物生理学(1981 PDF版)
植物生理学
1981 北京:林业出版社
植物生理学(1998 PDF版)
植物生理学
1998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植物生理学(1961 PDF版)
植物生理学
1961 北京:农业出版社
植物生理学(1994 PDF版)
植物生理学
1994 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