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 第2版》求取 ⇩

绪论1

一、运动生理学的任务、研究对象与方法1

二、生理机能的基本特征2

三、生理机能的协调4

四、细胞的基本功能与生物电现象8

第一章 血液13

第一节 血液的功能13

一、血细胞的功能13

二、血浆的功能17

三、血液的理化特性18

第二节 血量与血型21

一、血量21

二、血型22

第二章 血液循环25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26

一、心动周期与心率26

二、心脏的泵血过程27

三、心泵功能的评定29

四、心泵功能的调节30

五、心泵功能的贮备34

第二节 血流与血压35

一、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35

二、动脉血压38

三、静脉血压与血流44

四、微循环46

一、神经调节47

第三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47

二、体液调节53

三、运动时血液循环功能的变化55

第三章 呼吸64

第一节 肺通气65

一、肺容量65

二、肺通气量67

三、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68

四、肺通气的调节71

第二节 气体的交换与运输73

一、气体交换73

二、气体运输76

一、需氧量与吸氧量84

第一节 运动中氧的供需84

第四章 人体的有氧工作能力84

二、氧亏与氧债85

第二节 有氧工作能力的评定87

一、最大吸氧量87

二、无氧阈93

第五章 物质代谢98

第一节 消化与吸收98

一、消化与吸收的概念98

二、酶99

三、肝脏在消化与吸收中的作用100

第二节 糖类代谢101

一、血糖102

二、糖的分解代谢104

一、血脂107

第三节 脂类代谢107

二、脂肪的氧化分解108

第四节 蛋白质代谢108

一、氮平衡与必需氨基酸109

二、血液氨基酸的动态平衡110

三、氨基酸的一般代谢过程111

四、肌肉活动过程中能量物质的动用111

第五节 代谢终产物的排除115

一、肾脏的泌尿过程115

二、尿的理化特性及运动对尿成分的影响118

第六章 能量代谢122

第一节 概述122

一、静息时与运动时的能需量122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125

第二节 运动与供能系统129

一、运动时的能量供应过程129

二、人体内三种能量系统的特性132

三、能量连续统一体的概念及其应用135

第七章 神经与肌肉145

第一节 神经与肌肉间的兴奋传递145

一、运动单位145

二、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146

第二节 肌肉的收缩147

一、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149

二、骨骼肌的收缩152

三、肌肉收缩的外部表现154

四、肌肉工作的力学特征158

第三节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162

一、两类肌纤维的形态、功能特征163

二、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165

三、训练对两类肌纤维的影响166

第八章 感觉器官169

第一节 概述169

一、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169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170

第二节 视觉器官171

一、眼的折光功能171

二、视网膜的感光功能175

三、眼的其它感觉功能176

一、听觉器官180

第三节 听觉和位觉器官180

二、位觉器官183

第九章 激素188

第一节 概述188

一、内分泌腺与激素的概念188

二、激素的生理作用188

三、激素的作用原理189

四、激素的作用特点190

五、激素的分泌调节190

六、各内分泌腺的功能概述191

第二节 激素与运动193

一、肾上腺髓质激素与运动193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与运动196

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与运动198

四、其它激素在运动中的反应与适应200

第十章 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203

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传导功能203

一、脊髓的感觉传导功能203

二、丘脑及其投射系统204

三、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207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209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209

二、脑干对姿势的调节211

三、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213

四、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214

第三节 中枢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218

一、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点218

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219

第四节 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条件反射221

一、条件反射的形成221

二、条件反射形成的机制222

三、条件反射的消退223

四、条件反射的泛化与分化224

五、条件反射的生物学意义225

六、人类的条件反射225

第十一章 运动技能形成的生理学基础227

第一节 运动技能形成的生理机制227

一、运动技能形成的条件反射学说227

二、运动技能形成的生理学本质228

三、运动技能形成的特征229

一、运动技能形成过程的时相分析230

第二节 运动技能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230

二、影响运动技能形成的因素233

第十二章 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分析236

第一节 力量236

一、力量的分类236

二、影响肌肉力量的因素237

三、力量的训练240

第二节 速度与速度耐力245

一、影响速度与速度耐力的生理因素245

二、速度与速度耐力的训练247

第三节 耐力249

一、影响耐力的生理因素249

二、耐力的训练252

一、灵敏255

第四节 灵敏与柔韧255

二、柔韧256

第十三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生理功能的变化259

第一节 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259

一、赛前状态259

二、准备活动261

第二节 进入工作状态与稳定状态263

一、进入工作状态263

二、稳定状态266

第三节 运动性疲劳268

一、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生理机制268

二、促进疲劳消除的措施270

第四节 恢复过程与整理活动271

一、恢复过程271

二、整理活动274

第十四章 体育教学与训练的生理学基础277

第一节 训练原则与方法的生理学分析277

一、训练原则的生理学分析277

二、几种训练方法的生理学分析281

第二节 生理负荷量285

一、影响生理负荷量的主要因素285

二、评定生理负荷量的生理指标286

第十五章 训练的生物学适应291

第一节 长期训练对人体的良好影响291

一、中枢神经系统291

二、运动系统291

三、心血管系统293

四、呼吸系统294

五、能量利用295

六、身体组成297

第二节 长期训练在不同负荷时的功能反应特点299

一、定量负荷时的生理功能反应特点299

二、最大负荷时的生理功能反应特点301

第十六章 儿童少年的解剖生理特点与体育运动303

第一节 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303

一、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303

二、影响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因素307

三、生长发育的年龄阶段划分和青春发育期310

第二节 儿童少年的解剖生理特点与体育锻炼问题312

一、运动系统312

二、心血管系统313

三、呼吸系统314

四、神经系统315

第十七章 环境与运动316

第一节 生物节律与运动316

一、生物节律的概念及特点316

二、生物节律与运动训练318

第二节 冷热环境与运动319

一、体温319

二、热应激与热服习321

三、冷应激与冷服习322

第三节 水环境与运动323

一、水环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323

二、对水环境的适应324

实验一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325

运动生理学实验指导325

实验二 肌肉单收缩、强直收缩的描记与分析328

实验三 红细胞与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331

实验四 血红蛋白测定及血型鉴定336

实验五 人体心电图的描记339

实验六 期前收缩、代偿间歇及蛙心搏动的观察344

实验七 安静和运动时人体心率与动脉血压的测定348

实验八 肺活量、时间肺活量、最大通气量的测定351

实验九 运动时能量消耗的测定354

实验十 视野的测定356

实验十一 前庭功能稳定性的测定357

实验十二 反射弧的分析360

实验十三 PWC170的测定361

主要参考书目录364

1995《运动生理学 第2版》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吴鉴鑫,黄超文主编 1995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