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税法实务》
作者 | 陈铭福著;译 编者 |
---|---|
出版 | 五南图书公司 |
参考页数 | 678 |
出版时间 | 1981(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5589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概说1
第一节 土地法的税制3
第二节 现行法的税制5
第三节 土地税法的演变8
第四节 名词解释10
第二章 地价税19
第一节 适用法律21
第二节 课税土地22
第三节 课税时机27
第四节 课税机关28
第五节 纳税义务人30
第六节 课税标准33
第七节 课税税率34
第八节 减轻税率41
第九节 减免课税53
壹、减免标准54
贰、减免程序57
叁、检查考核60
肆、行政解释补充62
第十节 罚则与限制62
第十一节 课税实务65
第三章 空地税69
第二节 课税土地71
第一节 适用法律71
第三节 课税时机74
第四节 课税税率79
第四章 荒地税81
第一节 适用法律83
第二节 课税土地83
第三节 课税时机85
第四节 课税税率86
第五节 附录法规87
一、废耕农地限期复耕实施要点87
二、农地废耕及其复耕认定标准91
第五章 不在地主税93
第二节 课税土地95
第一节 适用法律95
第三节 课税时机108
第四节 课税税率110
第六章 田赋111
第一节 适用法律113
第二节 名词定义113
第三节 课税土地115
第四节 课税时机118
第五节 课税机关119
第六节 纳税义务人121
第七节 折徵代金122
第八节 课税税率127
第十节 罚则与限制129
第九节 减免课税129
第十一节 附录「勘报灾款条例」132
第七章工程受益费135
第一节 适用法律137
第二节 课徵范围137
第三节 课徵时机144
第四节 课徵机关149
第五节 纳税义务人152
第六节 课徵标准155
第七节 免徵及缓徵163
壹、免徵范围163
贰、?徵范围164
第八节 行政救济165
第九节 罚则167
第八章 房屋税169
第一节 适用法律171
第二节 课税范围172
第三节 课税时机173
第四节 课税机关175
第五节 纳税义务人176
第六节 课税标准178
第七节 课税税率187
第八节 停止课税191
第九节 减免课税191
第十节 行政救济193
第十一节 罚则194
第十二节 附录法规196
甲、不动产评价委员会组织规程196
乙、不动产评价实施办法198
丙、台北市房屋税徵收细则199
丁、台湾省各县(市)不动评价委员会组织规程202
戊、台湾省各县(市)不动产评价实施办法204
第九章 契税207
第一节 适用法律209
第二节 课税范围209
第三节 课税时机211
第四节 课税机关212
壹、监证213
第五节 监证与公证213
贰、公证219
第六节 纳税义务人223
第七节 课税标准227
第八节 课税税率228
第九节 减免课税230
第十节 行政救济233
第十一节 罚则234
第十二节 申报实务236
第十章 土地增值税241
第一节 适用法律243
第二节 课税范围244
第三节 课税时机245
第五节 纳税义务人247
第四节 课税机关247
第六节 课税标准248
第七节 课税税率253
第八节 自用住宅税率257
第九节 加减徵税261
壹、加徵增值税261
贰、减徵增值税263
叁、台北市空地及荒地移转加减徵土地增值税查定审核作业程序265
第十节 免税与退税268
壹、免税268
贰、退税270
壹、抵缴土地增值税273
第十一节 抵缴与补助273
贰、补助土地增值税276
第十二节 代缴与代扣285
壹、代缴土地增值税285
贰、代扣土地增值税286
第十三节 土地增值税之用途286
第十四节 移转现值申报291
壹、公告现值291
贰、申报现值之限制292
叁、土地所有权移转或设定典权申报现值作业要点293
肆、土地现值(土地增值税)申报书填写说明296
伍、土地现值申报书填写范例301
第十一章 赠与税305
第一节 适用法律307
第二节 课税范围307
第三节 课税机关311
第四节 纳税义务人312
第五节 课税时机313
第六节 课税标准315
第七节 扣除额与免税额317
壹、扣除额317
贰、免税额318
第八节 课税税率319
第九节 扣抵额与减除额320
第十节 不计入赠与总额321
贰、减除额321
壹、扣除额321
第十一节 产权移转限制323
第十二节 实物抵缴324
第十三节 行政救济327
第十四节 奖惩328
第十五节 申报实务331
第十二章 遗产税347
第一节 ?用法律349
第二节 课税范围349
第三节 课税机关352
第四节 纳税义务人353
第五节 课税时机354
第六节 课税标准357
第七节 扣除额与免税额359
壹、扣除额359
贰、免除额364
第八节 课税税率364
第九节 扣除额366
第十节 不计入遗产总额367
第十一节 产权移转限制369
第十二节 实物抵缴371
第十三节 行政救济376
第十四节 奖惩377
第十五节 申报实务381
第十六节 附录「处理死亡之绝户土地税捐、地政、户政机关联系要点」398
附录:土地税法规条文399
土地法(第四编土地税)401
土地法施行法(第四编 土地税)411
土地税法412
土地税法施行细则429
平均地权条例447
平均地权条例施行细则467
土地税减免规则493
增缴地价税抵缴土地增值税办法505
土地所有权移转或设定典权申报现值作业要点509
欠缴地价税土地申请分单缴纳处理要点513
勘报灾款条例515
台北市私有空地限期使用期满加征空地税注意事项519
无法徵起欠税准予暂行报结项目521
台湾地区平均地权土地债券发行条例523
台湾省实施平均地权基金设置及管理运用办法525
台北市实施平均地权基金设置管理办法529
地价调查估计规则531
房屋税条例539
台湾省各县市房屋税徵收细则547
台北市房屋税徵收细则551
台湾省加强房屋税稽征业务注意事项555
不动产评价实施办法559
不动产评价委员会组织规程561
契税条例563
台湾省加强契税稽征业务实施要点569
工程受益费徵收条例573
工程受益费徵收条例施行细则579
台北市道路工程受益费徵收费率标准603
台北市工程受益费特殊案件分期缴纳标准表605
遗产及赠与税法607
遗产及赠与税法施行细则629
遗产税未依限办理申报迳行调查核定实施要点643
华侨回国投资其经审定之投资额课征遗产税优特办法651
遗产土地及房屋抵缴遗产税款应行注意事项653
办理土地或建筑改良物继承登记注意事项657
印花税法661
印花税法施行细则671
印花税汇总缴纳办法675
1981《房地产税法实务》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陈铭福著;译 1981 五南图书公司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国际政治体系理论解析
- 1989 五南图书出版社
-
- 惠州房地产实务
- 1993年7月第1版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 房地产登记实务
- 民国74.03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
- 中国大陆房地产法律与实务
- 1995 香港:广角镜出版社有限公司
-
- 房地产经营实务
- 1995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
- 房地产估价实务
- 1994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
- 房地产经营实务
- 1993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 房地产估价方法与实务
- 1998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 最新中国房地产法实务全书
- 1994 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
-
- 中国房地产实务
- 1993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
- 房地产经营实务
- 1993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 房地产经济实务
- 1993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
- 最新房地产法律实务手册
- 1990 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
- 惠州房地产实务
- 1993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