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 下》求取 ⇩

第四篇病毒及病毒检验技术401

第二十六章病毒的基本性状及分类黄俊明401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化学组成401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403

第三节 病毒的抵抗力与变异407

第四节 病毒的分类408

第二十七章病毒的传染与免疫黄俊明411

第一节 病毒性感染的特点411

第二节 机体对病毒感染的免疫性415

第二十八章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黄俊明415

第一节 快速诊断技术415

第二节病毒分离416

一 病毒分离标本416

二 病毒分离培养及鉴定的一般步骤416

病毒的培养技术418

(一)动物接种418

(二)病毒的鸡胚培养法421

(三)组织培养及其要求426

组织培养的一般要求426

细胞培养的类型426

细胞的纯系化426

细胞培养的基本要求426

组织培养试剂:基础试剂429

生长液和维持液434

固定液435

染色液436

组织培养方法:小组织块培养法438

人肾或猴肾细胞培养法438

人胚肺细胞的培养及维持法438

人羊膜细胞的培养及维持法439

地鼠肾细胞的培养法439

传代细胞培养法439

人二倍体细胞的培养法439

同管两种细胞培养法439

胶原层方法439

空斑技术440

组织和细胞的保存及复活440

病毒标本接种440

结果观察:颜色反应441

细胞病变441

蚀斑形成441

直接红细胞吸附441

间接红细胞吸附441

通过干扰现象判断442

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442

荧光抗体染色法443

第三节病毒的鉴定443

一 初步鉴定443

二 最后鉴定444

第四节病毒血清学试验444

一 常用溶液及有关方法444

二 病毒中和试验447

三 病毒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451

四 病毒补体结合试验453

五 免疫荧光技术在病毒学方面的应用456

六 其他试验458

第二十九章呼吸道病毒黄俊明458

第一节 流感病毒460

第二节 副流感病毒471

第三节 麻疹病毒472

第四节 腺病毒473

第五节 其他呼吸道病毒475

第三十章肠道病毒廖洪泽477

第一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478

第二节 柯萨基病毒与艾柯病毒481

第三节 新型肠道病毒483

第三十一章肝炎病毒黄俊明484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484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485

第三节 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488

第三十二章疱疹病毒黄俊明488

第一节 单纯疱疹病毒489

第二节 巨细胞病毒491

第三节 EB病毒493

第四节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494

第三十三章 痘病毒黄俊明495

第三十四章虫媒病毒魏勋尧 黄俊明496

第一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496

第二节 森林脑炎病毒503

第三十五章 狂犬病毒黄俊明504

第五篇其他微生物506

第三十六章衣原体廖洪泽506

第一节 概述506

第二节 引起人类感染的衣原体508

第三十七章支原体廖洪泽511

第一节 概述511

第二节 肺炎支原体514

第三十八章病原性螺旋体廖洪泽515

第一节 概述515

第二节 钩端螺旋体516

第三节 梅毒螺旋体523

第四节 回归热螺旋体525

第五节 奋森氏螺旋体527

第三十九章放线菌魏勋尧528

第一节 概述528

第二节 伊色列放线菌528

第三节 奴卡氏菌529

第四十章病原性真菌廖洪泽530

第一节 概述530

第二节 皮肤丝状菌534

第三节 深部真菌539

第四十一章立克次氏体廖洪泽544

第一节 概述544

第二节 引起人类感染的主要立克次氏体547

第六篇细菌检验基本技术552

第四十二章细菌形态学检查技术魏勋尧552

第一节不染色标本(湿片)检查法552

压滴法552

悬滴法552

黑地映光法553

相差显微镜检查法553

墨汁显影法553

第二节染色标本检查法553

饱和染色溶液的配制553

细菌染色标本的制作556

硷性美兰染色法556

稀释复红染色法557

革兰氏染色法557

妻——纳二氏抗酸染色法559

潘本汉氏抗酸染色法559

奈瑟氏染色法560

阿培脱氏染色法560

俄尔特氏荚膜染色法561

黑斯氏荚膜染色法561

复红美兰芽胞染色法561

鞭毛染色法562

方泰纳氏螺旋体镀银染色法562

马氏染色法563

柯兹罗夫斯基氏布鲁氏菌染色法564

新型隐球菌荚膜染色法564

第四十三章细菌培养技术魏勋尧565

第一节 无菌技术565

第二节 临床细菌检验标本的采集和处理565

第三节 接种法565

第四节 培养法567

第五节 细菌生长情况568

附: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洁和灭菌(包括洗液配制)568

第四十四章培养基魏勋尧571

第一节 培养基的基本成分571

第二节 培养基的分类573

第三节 制备培养基的程序573

第四节 培养基氢离子浓度的测定575

第五节 细菌实验室常用试剂的配制577

第六节基础培养基579

牛肉浸液579

肉膏汤579

血消化汤580

营养琼脂580

血液琼脂581

豆粉琼脂582

第七节生化试验用培养基582

糖代谢试验582

糖醇类试验培养基582

血清水糖醇发酵管584

血清半固体糖发酵管584

半固体糖发酵管585

5%乳糖发酵管585

厌氧菌用糖发酵管585

β—半乳糖甙酶试验培养基586

Board Holding二氏培养基586

Hugh L?ifson二氏培养基587

甘油品红肉汤587

七叶甙培养基587

甲基红—Vp试验培养基588

淀粉血清琼脂588

淀粉琼脂培养基588

氨基酸和蛋白质代谢试验589

蛋白胨水589

厌氧菌用蛋白胨水589

醋酸铅培养基589

硫酸亚铁琼脂590

厌氧菌用醋酸铅培养基590

尿素培养基591

苯丙氨酸琼脂591

氨基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592

精氨酸双水解酶试验培养基592

明胶培养基592

厌氧菌用明胶培养基592

碳源和氮源制用试验593

有机酸盐培养基593

丙二酸钠培养基593

马尿酸钠培养基594

西蒙氏枸椽酸盐培养基594

克氏枸椽酸盐培养基594

葡萄糖铵培养基595

醋酸钠培养基595

其他生化试验用培养基596

硝酸盐培养基596

厌氧菌用硝酸盐培养基596

石蕊牛乳培养基597

牛乳美兰培养基597

染料抑菌试验培养基597

氰化钾培养基598

亚砷酸钠培养基598

金氏培养基599

第八节专用培养基599

肠杆菌科用培养基599

四硫磺酸盐肉汤599

MM肉汤600

亚硫酸盐增菌液600

煌绿增菌液601

亚硒酸盐煌绿增菌液602

G·N肉汤增菌液602

胆盐葡萄糖肉汤603

S·S琼脂603

D·C琼脂605

H·E琼脂605

E·M·B琼脂606

中国兰琼脂607

远腾氏琼脂608

Mac·C琼脂608

三糖铁琼脂609

游散琼脂610

鸡蛋培养基610

球菌用培养基611

克拉克氏增菌液611

血肉汤612

血清肉汤612

却浦曼氏培养基612

杜尔曼氏培养基613

0.5 %Nacl肉汤613

PH9.6 葡萄糖肉汤613

40%胆汁肉汤613

硼酸血琼脂614

巧克力血琼脂614

P·V琼脂614

E·P·V琼脂615

糖血清平板616

鸡蛋斜面培养基616

白喉杆菌用培养基616

吕氏血清斜面616

亚碲酸钾血液琼脂617

矣立克氏琼脂617

结核杆菌用培养基619

罗氏培养基619

血液青霉素琼脂619

酸性液体培养基620

弧菌用培养基621

硷性蛋白胨水621

硷性琼脂621

硝酸盐蛋白胨水621

文—腊二氏霍乱弧菌保存液622

四号琼脂622

副溶血性弧菌增菌液623

高盐琼脂623

3.5 %NaCl琼脂624

氯化钠蔗糖琼脂624

嗜盐菌用培养基625

无盐胨水625

高盐胨水625

百日咳杆菌用培养基625

包——姜二氏琼脂625

布鲁氏菌用培养基626

肝浸液增菌液626

肝浸汁琼脂626

马铃薯琼脂626

嗜血杆菌用培养基627

酵母汁琼脂627

炭疽杆菌用培养基627

戊烷脒选择琼脂627

十一芽胞杆菌用培养基628

庖肉培养基628

0.4 %乳糖庖肉培养基628

葡萄糖血液琼脂629

乳糖卵黄牛乳琼脂629

D·S芽胞培养基629

10%卵黄琼脂630

十二鼠疫杆菌用培养基630

赫氏消化汤增菌液630

赫氏琼脂631

龙胆紫—溶血—亚硫酸钠琼脂631

十三卫生细菌学检验用培养基632

营养琼脂632

乳糖胆盐液体培养基632

奶油稀释液632

Skirrow氏培养基633

10%磷酸盐缓冲液培养基633

柯氏培养基633

切尔斯基氏培养基634

十四常用真菌培养基634

沙保氏培养基634

玉米培养基634

察氏培养基635

马丁氏培养基636

马铃薯蔗糖琼脂636

十五 干燥培养基637

第四十五章细菌生化反应试验魏勋尧637

第一节糖醇醣苷类代谢试验637

糖醇醣苷类代谢试验637

葡萄糖代谢类型测定638

甘油品红试验638

淀粉水解试验639

β—半乳糖苷酶试验639

七叶苷水解试验640

甲基红试验640

V—P试验641

第二节氨基酸和蛋白质代谢试验641

靛基质试验641

霍乱红试验642

硫化氢试验642

尿素酶试验643

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644

氨基酸脱羧酶试验644

精氨酸双水解酶试验645

明胶液化试验646

肉渣消化试验646

第三节碳源和氮源利用试验646

有机酸盐利用试验646

丙二酸钠利用试验647

枸椽酸盐利用试验647

葡萄糖铵利用试验648

醋酸钠利用试验648

克氏枸椽酸盐试验648

第四节呼吸酶类试验及其他试验649

硝酸盐还原试验649

石蕊牛乳试验649

牛乳美兰试验649

染料抑菌试验650

氰化钾抑菌试验650

亚砷酸钠抑菌试验650

氧化酶试验651

细胞色素氧化酶试验651

过氧化氢酶试验651

卵磷脂酶试验652

凝固酶试验652

链激酶试验653

胆汁溶菌试验653

奥泼托根敏感试验654

溶血试验654

动力试验655

嗜盐性试验655

第四十六章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试验魏勋尧656

第一节 试管稀释法656

第二节 纸片扩散法661

第三节 牛津小杯法及平板小沟法663

第四节 联合药物敏感试验664

第五节 结核杆菌药物敏感试验666

第六节 快速药物敏感试验廖洪泽667

第四十七章医学动物试验魏勋尧668

第一节 医学动物试验的用途668

第二节 动物试验前的准备669

第三节 动物接种(病毒学部分见第28章)671

第四节 动物试验观察674

第五节 实验动物的解剖674

第六节 动物采血技术675

第四十八章临床标本的常见细菌检验廖洪泽677

第一节 血液标本的细菌检验677

第二节 脓汁及创伤感染标本的细菌检验678

第三节 咽拭、鼻咽拭子标本的细菌检验679

第四节 痰液标本的细菌检验681

第五节 粪便标本的细菌检验683

第六节 胸水、腹水、心包液、关节液、鞘膜液标本的细菌检验684

第七节 尿液标本的细菌检验685

第八节 胆汁标本的细菌检验688

第九节 脑脊液标本的细菌检验689

第七篇卫生细菌学检验691

第四十九章概述魏勋尧691

第一节 卫生细菌学检验指标691

第二节 卫生细菌学检验的范围692

第五十章卫生细菌学常规检验方法魏勋尧692

第一节 细菌(总)数的测定692

第二节 大肠菌群检验695

第五十一章食品卫生细菌学检验魏勋尧699

第一节 肉及肉制品699

第二节 乳及乳制品701

第三节 蛋及蛋制品704

第四节 水产品706

第五节 清凉饮料707

第六节 罐头710

第七节 糕点、糖果、果脯711

第八节 调味品712

第九节 蔬菜、瓜果713

第十节 冷食菜713

第十一节 酒类714

第五十二章 水的卫生细菌学检验魏勋尧715

第五十三章 空气的卫生细菌学检验魏勋尧719

第五十四章 土壤的卫生细菌学检验魏勋尧722

第八篇微生物食物中毒检验723

第五十五章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魏勋尧723

第一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分类723

第二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标本的采集和处理725

第三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方法726

第四节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检验729

第五节 志贺氏菌食物中毒检验730

第六节 大肠艾希氏菌食物中毒检验730

第七节 变形杆菌食物中毒检验731

第八节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检验732

第九节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检验733

第十节 粪链球菌食物中毒检验735

第十一节 炭疽芽胞杆菌食物中毒检验737

第十二节 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检验737

第十三节 韦氏芽胞杆菌食物中毒检验737

第十四节 肉毒杆菌食物中毒检验739

第十五节 酵米面黄杆菌食物中毒检验739

第五十六章真菌性食物中毒检验廖洪泽741

第一节 曲霉属741

第二节 青霉属743

第三节 镰刀菌属746

第四节 食品卫生真菌学一般检验方法750

第五节 曲霉属及青霉属的培养法及鉴定法752

第六节 镰刀菌属的培养法及鉴定法753

第七节 产毒真(霉)菌毒性的生物学测定法754

1982《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 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四川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编 1982 四川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下(1983 PDF版)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下
1983 吉林医学院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下( PDF版)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下
吉林医学院
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  上(1982 PDF版)
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 上
1982 四川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PDF版)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1979 PDF版)
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
1979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1991 PDF版)
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
1991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1997 PDF版)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1997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生物化学及检验技术(1986 PDF版)
生物化学及检验技术
1986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实用微生物检验技术手册(1994 PDF版)
实用微生物检验技术手册
1994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1998 PDF版)
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
1998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1988 PDF版)
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
1988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1995 PDF版)
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
1995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药品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1989 PDF版)
药品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
1989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食品病原微生物检验技术(1987 PDF版)
食品病原微生物检验技术
1987 轻工业出版社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1990 PDF版)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1990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