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不同熟化方式对板栗粉碘蓝值的影响》

《表3 不同熟化方式对板栗粉碘蓝值的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不同熟化过程中板栗品质的变化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组间数值差异用a、b、c、d、e、f、g、h、m、n、p、q、s表示,相同字母表示无显著性差异(P>0.05),变化率=(样品碘蓝值—对照样品碘蓝值)×100%/对照样品碘蓝值。

碘蓝值测定原理是碘分子与直链淀粉反应,形成蓝色络合物,并在波长400~750 nm内有一定吸收峰,样品细胞破损程度越大,游离的直链淀粉越多,颜色越深[11]。碘蓝值可用于衡量不同熟化处理过程中,板栗细胞的破裂程度,具体结果见表3。碘蓝值数值越高,代表细胞被破坏程度越大,释放出大量游离淀粉,导致产品风味不佳[12]。由表3可知,经过捣碎之后,板栗全粉的碘蓝值显著增加(P<0.05),而且熟化处理(蒸煮、微波、烘烤)捣碎后,碘蓝值均显著进一步增加(P<0.05)。可能原因是加热过程中易造成细胞壁分解溶出,从而破坏细胞,而且捣碎的过程中板栗细胞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