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蚕蛹蛋白潜在过敏原分布》

《表4 蚕蛹蛋白潜在过敏原分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蚕蛹油和蚕蛹蛋白组成及潜在过敏原分布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BGI序列来自Silk DB数据库;ref序列来自NCBI数据库;“-”表示未发现、未检出。

由表4可知,水溶性、醇溶性、盐溶性、碱溶性蛋白及不溶性蛋白中致敏蛋白相对含量分别为1.33%、25.64%、1.21%、17.93%和9.86%。蚕蛹蛋白中共匹配出8类已经有免疫反应的潜在过敏原,包括30K家族蛋白、几丁质酶、卵黄原蛋白、热休克蛋白、表皮蛋白、硫醇过氧化还原酶、化学感受蛋白和LOC蛋白,其中30K家族蛋白包括4种,表皮蛋白包括2种。致敏蛋白分布结果显示,各类蛋白均有过敏原存在:醇溶性蛋白中致敏蛋白相对含量最高,达到25.64%,所包括的致敏蛋白种类也较多,有3种30K家族蛋白、2种表皮蛋白、热休克蛋白、化学感受蛋白和LOC蛋白;碱溶性蛋白中所含致敏蛋白种类最多,有4种30K家族蛋白、2种表皮蛋白、几丁质酶、卵黄原蛋白、热休克蛋白、硫醇过氧化还原酶、化学感受蛋白和LOC蛋白,相对含量也达到17.93%;不溶性蛋白中致敏蛋白相对含量为9.86%,种类较少,仅存在2种30K家族蛋白和硫醇过氧化还原酶,且这3种都是在碱溶性蛋白中大量检出的,推测可能是碱溶性蛋白未充分洗涤而造成的残留;水溶性蛋白和盐溶性蛋白中所含有致敏蛋白种类也较多,分别包括3种30K家族蛋白、1种表皮蛋白、几丁质酶、化学感受蛋白和3种30K家族蛋白、2种表皮蛋白、几丁质酶、热休克蛋白、化学感受蛋白,但相对含量较少,分别为1.33%和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