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UHT破壁松花粉储藏前后脂肪酸组成》

《表1 UHT破壁松花粉储藏前后脂肪酸组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UHT破壁松花粉储藏过程中的异味产生机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同一行中标有不同字母表示组间显著性差异(p<0.05),标有相同字母表示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表2同。

通过GC对储藏30 d的UHT破壁松花粉中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得到表1。由表1可以看出,储藏30 d后,破壁松花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升高,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其中,不饱和脂肪酸中的C18:1(油酸)和C18:2(亚油酸)的相对含量均从原来的42.58%和15.94%降低至37.08%和5.44%,降低比例分别为原来的12.92%和65.87%;而饱和脂肪酸中的C16:0(棕榈酸)和C20:0(花生酸)的相对含量分别从原来的28.60%和3.21%升高至32.60%和4.61%,升高比例分别为原来的13.98%和43.61%。这主要是因为饱和脂肪酸较稳定,不易被氧化,而不饱和脂肪酸极易在光线、氧气等的作用下发生氧化作用生成氢过氧化物,氢过氧化物又裂解为低分子醛、酮、酸等有哈喇味的产物,导致脂肪氧化酸败;由于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和亚油酸的相对含量降低,使得饱和脂肪酸棕榈酸和花生酸的相对含量呈现上升趋势。陈光静等[10]在研究薏米储藏期间异味产生机制时发现,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薏米油脂中油酸和亚油酸的相对含量分别从原来的50.36%和32.54%降低到47.69%和27.73%,而棕榈酸和花生酸的相对含量均逐渐升高。该报道与本研究结果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