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表1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与路径探索》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新要求,通过做好制度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顶层设计,为“课程思政”建设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保驾护航。在制度规划方面,高职院校应牢固树立“一盘棋”的大局意识,统一制订学校“课程思政”建设规划、配套相关工作落实方案,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如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制订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方案”,在145门各类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试点,有力促进了各类课程与思政课间同向同行、协同思政育人机制的建立。[7]为保障制度的有效运行,需要在学校层面成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教学工作的学校领导参与,统筹推进学校“课程思政”改革试点工作,并成立“课程思政”建设指导委员会,由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领导担任组长,负责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统筹,成立“课程思政”建设办公室,负责“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工作。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面,在“课程思政”建设指导委员会以及“课程思政”建设办公室的统筹指导下,还要做好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顶层设计。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课程思政”背景建设;“课程思政”输入建设;“课程思政”过程建设;“课程思政”成果建设。这四个层面的内容共同构成了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评价体系,并确立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以及若干关键观测点(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