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导科学文库 决策卷·用人卷·政工卷》求取 ⇩

决策卷--决策科学化民主化3

第一部分 决策古今3

一、决策意义3

(一)科学决策的重要性3

(二)科学决策是领导的基本职能6

(三)领导决策的特点12

二、决策史话17

(一)中国古代决策17

(二)近现代决策21

(三)决策思想的历史发展21

(四)《孙子兵法》的决策思想23

(五)古代决策成败的启示25

(一)毛泽东的决策思想与实践28

三、中国共产党人的决策实践28

(二)周恩来的决策思想与实践36

(三)刘少奇的决策思想与实践39

(四)邓小平的决策思想与实践40

(五)陈云的决策思想与实践46

(六)中国领导层的决策程序50

(七)科学决策与群众路线52

(八)决策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59

(九)坚持民主集中制决策60

第二部分 决策基础63

一、决策概念与特征63

(一)决策概念63

(二)决策特征71

(三)决策类型75

(四)现代决策观念80

(五)领导者就是决策者84

(六)决策理论的作用86

二、决策哲学88

(一)运用哲学指导决策88

(二)哲学修养与科学决策89

(三)决策的哲学本质90

(四)科学决策的方法论92

(五)决策过程中的矛盾94

(六)领导决策的认识论95

三、决策思维100

(一)决策与思维的关系100

(二)决策的心理效应105

(三)决策中领导者的意志因素110

(一)现代决策体制的特点112

四、决策体制112

(二)决策体制改革114

五、决策素养118

(一)领导者素养在决策中的作用118

(二)决策者素质类型120

(三)决策者素质的自我修养122

(四)决策者的谋略125

(五)决策者把握机遇126

(六)决策者信息处理的负效应127

(七)决策者的性格127

(八)决策者的创造性素质129

第三部分 决策过程130

一、调研是前提130

(一)决策的前提是调查130

(三)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133

(二)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133

(四)调查研究的科学化与现代化136

(五)以调研成果作为领导决策的依据138

(六)调查研究要解决问题140

二、信息是基础141

(一)信息是决策的基础141

(二)提高信息采用率145

(三)决策与信访信息146

(四)决策与档案信息146

(五)决策与信息调研147

(六)注重经济信息148

(七)信息误导对决策的影响148

(一)领导决策的预见性149

三、决策须预测149

(二)预测原理151

(三)预测程序151

(四)预测方法152

四、决策的原则153

(一)实事求是原则153

(二)可行性原则154

(三)对比选优原则155

(四)创新原则157

(五)系统原则157

(六)效益原则158

(七)民主原则158

(八)法律原则160

(一)经验判断法161

(二)数学模型法161

五、决策的方法161

(三)判断预测法166

(四)系统分析法167

(五)决策树方法167

(六)智囊方法167

(七)信息论与控制论方法170

(八)非逻辑方法170

六、决策的程序171

(一)决策的一般程序171

(二)党委决策基本程序175

(三)行政决策的一般程序180

(一)领导决策实施要点182

(二)指挥下属实施决策182

七、决策的实施182

(三)决策实施方法184

(四)实施决策的领导者心理188

(五)决策行为189

(六)实施决策中的监督193

(七)追踪决策196

(八)决策的效益198

第四部分 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的统一200

一、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200

(一)促进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200

(二)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紧密相联202

(三)民主化是决策科学化的前提和保证205

(四)决策科学是一门新兴科学207

(五)树立新的决策观念212

(一)决策应注意的问题214

(六)科学化、民主化的决策程序214

二、决策的可行论证214

(二)决策的可行性分析216

(三)决策中的层次分析法218

(四)决策的价值判断和寻求优解219

(五)群体决策的论证222

三、决策艺术222

(一)决策艺术是领导艺术的核心222

(二)领导决策艺术的含义和特点223

(三)决策艺术的本质、特征及分析225

(四)城市建设的决策艺术227

(五)决策艺术举例种种229

(六)决策的“十要”、“十忌”236

(七)“超前决策”艺术238

(八)“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艺术239

(九)副职决策的艺术240

(十)决策失误240

四、决策的法律责任244

(一)实行领导决策责任制244

(二)决策的法制化247

(三)建立决策者的法律责任制249

第五部分 战略决策252

一、领导者必须高度重视战略问题252

(一)战略决策是领导的首位职责252

(二)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战略意识254

(三)领导者要善于做战略决策259

(四)战略决策的特征259

(五)战略研究261

(六)发展战略决策的科学化262

二、战略决策制定与实施264

(一)摸清摸准情况264

(二)把握原则、方法266

(三)战略决策中的超前意识268

(四)审时度势是第一要义269

(五)战略决策实施273

(六)战略决策一例:“计划生育”的战略决策274

三、县级领导的战略决策277

(一)县级战略决策的涵义及前提277

(二)县级战略决策的主要内容与特点277

(三)县级经济战略决策279

第六部分 政策决策281

一、决策与政策281

二、政策制定288

三、政策执行289

用人卷--领导者用人之道301

第一部分 领导用人观301

一、领导用人的战略地位与重要地位301

(一)领导选人用人是个战略问题301

(二)领导用人关系着事业的成败304

(三)领导者要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306

二、选人用人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能311

(一)选人用人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之一311

(二)领导者要努力提高用人水平317

(三)要加强对领导者用人的考核322

三、领导用人的社会性、历史性329

(一)领导用人的社会性329

(二)领导用人的历史性333

(一)社会环境对领导用人的制约和影响335

四、领导用人的社会环境335

(二)领导对用人社会环境的能动作用338

(三)创造良好的用人社会环境341

第二部分 领导用人原则与方针353

一、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353

(一)无产阶级政党要有一条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353

(二)任人唯贤是与任人唯亲对立的用人路线355

(三)全面理解和贯彻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357

二、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366

(一)德才兼备的含义366

(二)坚持德才的辩证统一370

(三)德与才都要体现在实绩上374

(一)新时期干部“四化”方针的形成379

三、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事业化379

(二)新时期干部“四化”方针的内涵380

(三)正确贯彻执行干部“四化”方针382

四、党管干部的原则387

(一)党管干部的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重要原则387

(二)党管干部原则的内涵390

(三)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改进党管干部的方法392

第三部分 干部成长规律探索397

一、人才成长规律概述397

(一)人才成长的制约因素397

(二)人才成长的关键环节399

二、时代造就与环境影响401

(一)时代需要对人才成长的导向作用401

(二)社会大环境对人才成长的影响作用402

(三)社会中环境对人才成长的影响作用403

(四)社会小环境对人才成长的影响作用404

(五)在适应和改造环境中成长406

三、能级渐进与曲折前进相伴408

(一)人才成长的一般过程408

(二)人才成长中易出现的障碍及对策411

(三)在逆境与挫折中成长415

四、个人修养与组织培养相结合417

(一)人才成长需要两方面的合力417

(二)个人修养是人才成长的内在主导因素417

(三)组织培养是人才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423

五、学习与实践互补、知识与能力共长427

(一)学习与实践相辅相成427

(二)学习中增知识428

(三)实践中长才干431

第四部分 人才的选拔与作用434

一、选任人才的方针与原则434

(一)任人唯贤,德才兼备434

(二)知人善任,用人所长435

(三)注重实绩438

(四)优化整体效益439

二、选任人才的方法与途径442

(一)选任人才的基本方法442

(二)选任人才的具体方法456

(三)分类选任人才的方法和途径461

三、选任人才的制度与程序467

(一)选任人才的制度467

(二)选任人才的程序471

(三)正确认识德能勤绩的辨证关系476

(二)选任人才上的误区479

(四)纠正选任人才的不正之风481

第五部分 干部的培养与管理483

一、人才培养管理工作的意义、目标与总体规划483

(一)加强培养管理,造就优秀人才的重要性、迫切性483

(二)培养管理工作应以全面提高干部素质为目标485

(三)培养管理工作的总体规划490

二、人才的教育493

(一)做好思想教育工作493

(二)抓好理论学习495

(三)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问题497

三、人才的培训498

(一)培训的原则498

(二)培训的内容和方式500

(三)充分发挥各级党校、干校的作用502

四、干部的管理504

(一)管理的基本原则504

(二)管理的主要方式506

(三)管理的主要内容509

(四)监督是管理的关键环节511

五、在实践中培养锻炼人才512

(一)实践是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512

(二)在实践中培养人才的要求513

(三)在实践中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式516

六、培养造就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519

(一)培养造就优秀年轻干部应从多方面入手519

(二)着眼于整个年轻一代的成长523

(三)注意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党年轻干部的培养525

第六部分 领导用人方法与艺术528

一、历史、全面、发展、辩证地看待人才528

(一)对待人才要作深入的考察528

(二)要正确看待人才的长处和短处533

(三)通过政绩识别人才537

二、使用和培养相结合538

(一)重视培养 提高素质538

(二)用养并重 合理使用542

三、领导群体的最佳组合545

(一)合理搭配 讲求整体效应545

(二)新老交替 注重年龄结构550

四、跨世纪人才培养552

(一)跨世纪人才的素质要求552

(二)跨世纪人才的培养途径557

(三)重视培养党外跨世纪干部564

(四)重视培养农村跨世纪干部566

第七部分 领导用人制度改革567

一、用人制度改革的目标与原则567

(一)用人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指导思想567

(二)用人制度改革的原则568

二、用人制度改革的内容方法569

(一)形成富有生机活力的用工机制569

(二)实行人才分类管理570

(三)改革考核制度572

(四)改革选拔干部制度575

(五)改革干部任用制度580

(六)改革干部管理制度590

(一)坚持用人制度的民主化598

三、用人制度的民主化法制化598

(二)实现用人制度的规范化制度化600

(三)建立用人制度的监督制约机制602

第八部分 人才市场605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建立人才市场605

(一)建立人才市场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605

(二)市场经济要求确定人才的价值 、开发与配置的新观念607

二、我国人才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610

(一)人才市场的发展现状与问题610

(二)人才流动中的问题与认识612

(三)人才市场的发展趋势618

三、我国人才市场的构建与完善620

(一)人才市场构建的总原则与架构620

(二)人才市场的运行机制625

(三)人才市场建设的宏观配套工程629

(四)区域性、人才市场的建设633

政工卷--思想政治工作领导641

第一部分 思想政治工作的特征与规律641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641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特征646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特征646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特点650

三、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矛盾653

四、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654

(一)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研究概述654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657

(三)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规律660

(四)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与原则的关系665

第二部分 思想政治工作在领导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668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与作用研究概述668

(一)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地位与作用问题的理论观点综述668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与作用之间的关系670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671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传家宝671

(二)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673

(三)思想政治工作是为各项业务工作服务的678

(四)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682

(五)思想政治工作是领导工作的中心环节683

三、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与功能685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与功能概述685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功能691

(三)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和保证功能694

(四)思想政治工作的转化功能697

(五)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制约功能698

(六)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用论与有限论的统一700

(七)思想政治工作功能实现的条件701

第三部分 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任务与效益评价703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和任务703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是提高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的能力703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标和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706

(三)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707

(四)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709

(五)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711

(六)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712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评价713

(一)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含义与形态713

(七)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713

(二)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特点718

(三)思想政治工作效益评价的原则721

(四)思想政治工作效益评价的标准722

(五)思想政治工作效益评价的方法725

(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途径728

第四部分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731

一、思想政治工作基本内容概要731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735

(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735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738

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教育740

(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740

(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内容和任务741

(三)如何搞好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教育743

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745

(一)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745

(二)树立无产阶级的人生观746

(三)培养科学的社会价值观750

五、理想和信念教育752

(一)理想的含义和特点752

(二)理想的作用和理想教育的意义758

(三)共产主义理想是最崇高的理想759

(四)如何搞好理想教育761

(五)建立正确的政治信念764

六、道德、纪律与法制教育766

(一)共产主义道德教育766

(二)革命纪律教育771

(三)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773

七、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教育775

(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意义775

(二)爱国主义的内涵和特征776

(三)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781

(四)集体主义的内涵和地位785

(五)切实抓好集体主义教育788

八、党的基本路线和四项基本原则教育791

(一)牢牢把握党的基本路线791

(二)经常用四项基本原则教育人民793

九、形势与国情教育795

(一)抓好形势与政策教育795

(二)坚持不懈地进行国情教育798

(一)革命传统的基本含义和内容803

十、革命传统教育803

(二)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意义807

(三)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810

第五部分 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与方针812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812

(一)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研究概述812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813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指针815

二、思想政治工作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建设的指导方针819

三、疏导方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针820

(一)思想政治工作中疏导方针的涵义820

(二)疏导方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针823

(三)贯彻疏导方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824

四、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827

一、思想政治工作原则概要833

第六部分 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833

二、“思想领先”原则839

三、灌输原则840

四、党性原则846

五、实事求是原则847

六、民主、平等原则849

七、物质利益原则852

八、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854

九、“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857

第七部分 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与艺术862

一、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论862

二、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概述864

三、思想政治工作艺术概述873

(一)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艺术的要领873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说理艺术876

(三)思想政治工作的语言艺术880

四、灌输的原理与方法882

五、疏导的方法与艺术885

六、激励的方法与艺术887

七、表扬批评的方法与艺术891

(一)表扬批评(奖惩)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891

(二)奖励的形式、方法与艺术894

(三)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898

(四)掌握批评的艺术900

八、典型教育的方法与艺术903

(一)典型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903

(二)发挥典型示范效应的必要条件905

(三)典型教育的方法与艺术907

九、对比(比较)的方法909

十、谈心的方法与艺术913

第八部分 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建设与领导918

一、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918

(一)思想政治工作者素质要求概要918

(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要求925

(三)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知识素质要求928

(四)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能力素质930

(五)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心理素质要求931

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建设934

三、加强和改进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939

第九部分 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943

一、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943

二、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机遇与挑战945

(一)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950

三、新时期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950

(二)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959

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继承与创新974

(一)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继承与创新的必要性974

(二)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继承与创新的途径977

五、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格局989

六、建立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机制997

(一)重新构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997

(二)建立和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机制1000

(三)建立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力机制1004

(四)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机制1007

(五)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机制1011

(六)健全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控、制约机制1012

(七)健全和调适思想政治工作的运行机制1013

1996.09《中国领导科学文库 决策卷·用人卷·政工卷》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海藩,胡彬 1996.09 北京市: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北京市:警官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领导科学文库  2  决策卷·用人卷·政工卷(1996 PDF版)
中国领导科学文库 2 决策卷·用人卷·政工卷
1996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领导与决策( PDF版)
领导与决策
行政领导与决策(1987 PDF版)
行政领导与决策
1987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户卷调查与科学决策(1988 PDF版)
户卷调查与科学决策
1988 北京:群众出版社
领导工作新鉴  第3卷  领导工作实务卷(1998 PDF版)
领导工作新鉴 第3卷 领导工作实务卷
1998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领导工作新鉴  第2卷  领导工作依据卷(1998 PDF版)
领导工作新鉴 第2卷 领导工作依据卷
1998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决策科学导引(1989 PDF版)
决策科学导引
1989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领导决策概论(1988 PDF版)
领导决策概论
1988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领导者语言艺术(1990 PDF版)
领导者语言艺术
1990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中国领导科学文库  1  理论卷·学科卷·古代卷(1996 PDF版)
中国领导科学文库 1 理论卷·学科卷·古代卷
1996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中国领导科学文库  4  党委卷·行政卷·军队卷·民族卷(1997 PDF版)
中国领导科学文库 4 党委卷·行政卷·军队卷·民族卷
1997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中国领导科学文库  5  经济卷·企业卷·政法卷·文化卷(1996 PDF版)
中国领导科学文库 5 经济卷·企业卷·政法卷·文化卷
1996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改革·领导·决策(1984 PDF版)
改革·领导·决策
1984 中国人民解放军有线电通信技术学校
领导决策基础(1989 PDF版)
领导决策基础
1989 求实出版社
领导决策概论(1992 PDF版)
领导决策概论
1992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