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导科学文库 4 党委卷·行政卷·军队卷·民族卷》求取 ⇩

党委卷--中国共产党常委领导3

第一部分 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3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不容动摇3

(一)坚持共产党对无产阶级事业的领导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基本原则3

(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4

(三)社会主义中国只能由共产党领导8

二、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组织的领导13

(一)党的领导的实质和科学含义13

(二)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的基本要求及其内在联系15

三、党是通过党的纲领政策实现领导的18

(一)党的纲领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18

(二)党的领导的首要问题是制定和执行正确的决策19

(三)党的政治领导主要是通过把重大政策方案法制化来实现的23

四、党的领导要靠政治路线的正确和组织上的巩固24

(一)党的正确有效领导首先必须确立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24

(二)党的正确有效领导必须依靠组织上的巩固26

(三)要把党建设成为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27

五、坚持党的领导要改善党的领导29

(一)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29

(二)从党的现实状况出发,切实改善自己的领导31

第二部分 党的领导制度是民主集中制34

一、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最基本的领导制度34

(一)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和组织建设中的运用34

(二)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组织规律37

(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意义的要求39

(四)贯彻民主集中制,加强党内监督43

二、要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46

(一)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制度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46

(二)党委书记要有民主作风,并要在党委会中发挥主导作用48

(三)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要有制度上的保证49

(一)“四个服从”是党的意志统一和行动一致的纪律保证51

三、“四个服从”的原则和纪律是民主集中制最基本的内容51

(二)少数服从多数是“四个服从”的基础52

(三)全党服从中央是“四个服从”中最重要的一条54

(四)执行全党服从中央、维护中央权威的历史经验55

四、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防止个人专断和极端民主化的错误倾向,反对否定民主集中制的错误观点和错误思潮57

(一)防止个人专断和极端民主化的必要性及其根本方法57

(二)不容许否定民主集中制的错误的观点和思潮在党内自由泛滥59

第三部分 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62

一、党必须保持在无产阶级专政体系中的领导地位62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62

(二)理顺党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67

(三)加强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68

二、党对国家政权领导的实质是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70

(一)组织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是党对国家政权领导的本质70

(二)党的领导同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完全一致71

(一)党的政策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的提出依据和意义72

三、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72

(二)法律靠党的政策指导制定,党的政策靠法律保障实现73

四、党既要加强对立法的领导,又要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纪74

(一)党的领导同维护法律权威之间的关系74

(二)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76

五、党政职能要分开78

(一)党政分开的重要性78

(二)党如何行使对政权的领导81

(三)要克服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做法83

第四部分 党对企业的领导85

一、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85

(一)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85

(二)党组织在企业中的作用和任务89

二、党组织对企业领导的方法96

(一)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96

(二)发挥党对股份制企业的领导102

(三)加强党对三资企业的领导106

第五部分 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111

一、党在农村中的地位和作用111

(一)党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领导核心111

(二)进一步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112

二、健全农村基层组织116

(一)健全农村基层组织的重要性、紧迫性116

(二)健全农村基层组织的指导思想和方针118

(三)健全农村基层组织的方法119

三、加强农村党员教育123

(一)应当重视农村党员的教育123

(二)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为目标进行教育125

(三)对农村党员教育的基本方法126

(一)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必须依靠科学技术127

四、贯彻科技兴农方针127

(二)坚持科技兴农,在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上下功夫129

(三)要抓住科技兴农的关键130

五、巩固发展集体经济132

(一)当前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意义132

(二)发展集体经济的途径135

第六部分 党对思想战线的领导138

一、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138

(一)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根本任务138

(二)宣传文化事业必须坚持“双为”方针139

(三)加强党对宣传文化事业的领导142

(四)在改革开放中切实搞好宣传思想工作144

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148

(一)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148

(二)精神文明重在建设151

(三)培养“四有”新人是建设精神文明的目标152

(四)精神文明需要党政各部门齐抓共管155

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既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又反对思想僵化156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各种错误思潮156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是党的宣传工作的一项长期任务159

第七部分 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162

一、党的统一战线是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162

(一)统一战线是在革命斗争发展中形成的162

(二)统一战线是马列主义理论及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165

(三)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166

二、民主党派是参政议政的党167

(一)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是新型的关系167

(二)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基本点和原则169

(三)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地位和作用170

三、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协商制度是革命历史形成的,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需要173

(一)多党合作协商制度形成的历史过程173

(二)加强多党合作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176

(三)多党合作协商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177

四、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179

(一)多党合作基本方针的确立179

(二)十六字方针是党做好统战工作的正确方针180

(三)采取切实措施,贯彻落实十六字方针181

五、新时期要进一步发展扩大统一战线183

(一)新时期统一战线的特点和任务183

(二)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作用183

(三)新时期必须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185

(四)新时期如何做好统战工作187

第八部分 党对群众团体的领导192

一、群众团体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192

(一)群众团体的功能和作用192

(二)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群众团体工作194

(三)党要对群众团体实行统一领导195

(一)群众团体的性质和特点197

二、保证群众团体按照各自的特点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197

(二)党要支持群众团体独立自主开展工作199

三、党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的助手作用202

(一)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202

(二)共青团要肩负历史重任,为两个文明建设贡献力量207

四、加强和改善党对群众团体的领导212

(一)加强党对工会的领导212

(二)加强党对共青团的领导215

(三)加强党对妇联的领导217

(四)在充分发挥群众团体作用中改善党的领导217

第九部分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220

一、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220

(一)必须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220

(二)从严治党要从领导干部作起222

(一)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226

二、党必须加强思想理论建设226

(二)高度重视党的理论建设,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230

(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33

三、党必须加强组织建设236

(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236

(二)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努力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245

(三)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258

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改进领导作风提高领导水平270

(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270

(二)坚持反腐败斗争,切实纠正不正之风275

(三)领导干部要带头廉洁自律282

(四)坚持群众路线发扬党的优良作风289

行政卷--中国特色的行政领导305

第一部分 行政领导职能转变305

一、行政领导职能转变的必然性305

(一)行政领导职能体系305

(二)行政领导职能的制约因素309

(三)行政领导职能转变的趋势310

二、行政领导职能转变的重要模式:小政府、大社会313

(一)“小政府”、“大社会”的概念313

(二)“小政府”、“大社会”新体制的实质及作用314

(三)目前“小政府”、“大社会”体制的问题及建议316

三、行政领导职能转变的基本思考318

(一)行政领导职能转变的基本内容和方式318

(二)行政领导职能转变中应注意的问题324

(三)行政领导职能转变与宏观调控326

(四)行政领导职能转变与社会保障330

第二部分 行政领导体制334

一、行政体制的权力结构334

(一)分清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与权限334

(二)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权限划分335

(一)理顺党政关系341

二、行政领导体制改革341

(二)理顺政企关系343

(三)行政机构设置科学化345

(四)搞好行政协调352

(五)加强行政监督359

第三部分 我国的公务员制度366

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性质、原则和意义366

(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性质和特点366

(二)我国实施公务员制度的原则372

(三)我国实施公务员制度的意义375

二、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内容378

(一)国家公务员的职位分类378

(二)国家公务员的录用、考核制度380

(三)国家公务员的培训制度389

(四)国家公务员的交流制度391

(五)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升降及奖惩395

(六)国家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制度398

三、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实施402

(一)实施公务员制度的现状与要求402

(二)机关富余人员的分流问题408

(三)现有机关人员向公务员的过渡412

第四部分 行政领导运行与效率415

一、行政目标415

(一)目标管理势在必行415

(二)目标管理的质量要求417

(三)目标管理的系统化419

二、行政决策421

(一)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基础421

(二)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424

(三)决策思维与软科学425

(四)关于决策模式429

三、行政执行431

(一)行政执行中的原则性与灵活性431

(二)完善行政执行过程433

四、行政信息437

(一)行政信息系统的改进与完善437

(二)加强行政信息管理工作438

五、行政效率440

(一)行政效率的内容与测定440

(二)影响行政效率的体制内因素和体制外因素442

(三)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途径446

第五部分 行政领导层级447

一、国务院行政领导447

二、省级行政领导451

三、地市级行政领导458

(一)关于县级综合改革463

四、县级行政领导463

(二)县级市设置与管理473

(三)怎样当好县级领导486

五、乡镇以下的行政组织领导497

(一)建立乡镇领导新体制497

(二)做好乡镇领导工作502

第六部分 城市、农村与经济特区行政领导514

一、城市行政领导514

(一)我国城市政府的特点与职能514

(二)城市行政管理体制518

(三)城市领导经验522

二、农村行政领导533

(一)农村行政领导工作的重要性533

(二)加强农村政权建设536

(三)提高农村领导干部的素质与能力539

三、特区行政领导549

军队卷--军队领导与管理555

第一部分 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555

一、实现军队领导指导思想的战略转变555

(一)正确认识军队指导思想的战略转变555

(二)确立三位一体的总目标557

(三)以现代化为中心以正规化建设为重点559

(四)把教育训练提到战略地位560

(五)抓好市场经济下的部队建设565

二、坚定走质量建军的道路566

(一)质量建军的实质566

(二)质量建军的要求570

(三)质量建军的道路572

三、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574

(一)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特点574

(二)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形成条件及样式577

(三)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作战指导579

(四)人仍是战争胜利决定因素581

(五)提高部队应付局部战争能力582

四、发扬我军革命优良传统583

(一)发扬我军革命优良传统的意义583

(二)我军革命优良传统的主要内容585

(三)发扬我军革命优良传统的举措587

第二部分 军队领导工作的根本原则591

一、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591

(一)建军之魂、立军之本591

(二)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基本制度592

(三)保证我军政治上永远合格592

(四)加强军队各级党组织建设594

二、保持军队高度集中统一596

(一)高度集中统一的基本含义596

(二)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597

(三)严格组织纪律性598

三、依法从严治军600

(一)依法从严治军是我军优良传统600

(二)切实加强军队法制建设602

(三)从点滴入手培养良好行为习惯603

(四)从严治校,造就人才604

(五)领导和机关带头做好样子606

四、坚强的思想政治工作607

(一)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保证作用607

(二)做好部队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610

(三)开展训练中的思想政治工作615

(四)研究局部战争中的思想政治工作616

五、全面提高站队战斗力617

(一)战斗力的深刻内涵617

(二)军队建设以战斗力为标准620

(三)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途径621

第三部分 军队的组织编制624

一、合理的组织编制原则624

(一)精兵624

(二)合成625

(三)效能626

二、军队的组织编制要适应现代化627

(一)必须适应世界战略格局的发展变化627

(二)必须适应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发展变化629

(三)必须适应军事理论及作战样式的发展变化631

三、军队领导机关的组织编制632

(一)中央军委632

(二)三总部632

(三)各级机关633

(一)陆军636

四、作战部队的组织编制636

(二)海军641

(三)空军644

(四)地地战略导弹部队647

(五)集团军以下部(分)队647

五、军队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组织编制649

(一)军队院校649

(二)科研机构652

第四部分 军队领导决策655

一、军队领导决策的特点655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思维方式的指导655

(二)熟知敌我双方的基本情况657

(三)创造性与合理冒险659

(四)预见性与超前思维661

(五)快速反应,及时决断662

(一)立足于国家和军队的全局664

二、军队的战略决策664

(二)坚持积极防御战略方针667

(三)放眼军事斗争的长远发展670

(四)抓住枢纽和关键672

(五)战略决战指导原则和方法674

三、军队的战役决策675

(一)战役决策的地位和作用675

(二)战役决策要有高度的战略意识676

(三)正确地确定战役目标和重点677

(四)着眼于整体作战,重点打击678

四、军队的战术决策680

(一)针对作战对象的特点680

(二)讲究战术决策的方法683

五、军队领导决策的典型分析685

(一)三大战役--军事决策的光辉典范685

(二)抗美援朝--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686

(三)裁军百万--利国利军的战略决策687

第五部分 军队人才的选用与培养689

一、军队选用人才的地位和作用689

(一)军队选用人才的重大意义689

(二)军队选用人才的基本特征691

(三)军队选用人才的时代观念692

二、指挥人才的选用与培养694

(一)指挥人才的客观标准694

(二)指挥人才的素质要求697

(三)指挥人才的科学选用699

(四)指挥人才的深造培养702

(五)指挥人才的自我完善706

三、专业技术人才的选用与培养708

(一)专业技术人才面临的挑战708

(二)树立人才为本、人才第一的观念709

(三)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710

四、培养军地两用人才711

(一)新时期我军建设的创举711

(二)育才必须遵循的科学原则713

(三)育才必须坚持以军为主的方向715

(四)拓展育才渠道,提高育才质量716

第六部分 军队管理工作718

一、军队管理的指导原则718

(一)军队管理教育原则由我军性质决定718

(二)以毛泽东、邓小平管理思想为指导719

(三)继承和发扬我军管理工作的优良传统721

(四)研究管理科学,实行科学化管理722

二、部队管理的基本方法724

(一)经常性管理与经常性思想工作相结合724

(二)讲求科学的带兵方法727

(三)加强对管理者的管理730

(四)建立充满生机的后勤管理机制732

(五)、切实抓好部队安全工作734

三、新时期部队管理工作736

(一)正确认识部队管理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736

(二)新时期部队管理的新思路、新办法737

(三)封闭式管理是新形式下加强部队管理的重要举措741

第七部分 军队领导方法与艺术744

一、毛泽东、邓小平同志的军事领导方法744

(一)毛泽东的军事领导方法744

(二)新时期邓小平的军事领导方法745

二、军事谋略与作战指挥的方法与艺术748

(一)军事谋略是以智驭敌的斗争方略748

(二)作战指挥艺术是战争指导原则的灵活运用749

(三)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战法研究752

三、军事训练的方法与艺术754

(一)训练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采用系统方法754

(二)训法改革必须与战法研究相结合756

(三)落实训练战略位置的难点与对策758

四、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艺术761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基本形式761

(二)部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矛盾与对策762

(三)加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思想政治工作研究765

第八部分 军队领导者的特殊素质767

一、智勇双全是军队领导者的素质特征767

二、军队领导者的素质要求770

(一)政治合格770

(二)军事过硬773

(三)作风优良776

(四)纪律严明778

三、军队领导者素质修养的途径782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毛泽东789

少数民族问题 毛泽东789

第一部分 中国共产党人论民族工作的领导789

民族卷--少数民族领导789

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周恩来790

立足民族平等,加快西藏发展 邓小平797

加强各民族大团结,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携手前进 江泽民798

第二部分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804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事业、处理民族问题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804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发展的理论804

(二)毛泽东思想民族理论的主要内容810

(三)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理论813

(四)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正确认识新时期的民族问题817

二、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819

(一)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原则的创立819

(二)如何理解和解决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825

(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826

(四)加强民族团结 促进社会稳定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828

(五)新时期的民族关系和统一战线831

(六)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的伟大胜利838

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844

(一)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创建了新中国844

(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和性质847

(三)我国民族关系的现状和今后应作的努力852

(四)新时期民族地区的党建工作858

(五)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860

第三部分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867

一、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我国一项重要政治制度867

(一)民族区域自治867

(二)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基础与国情依据868

(三)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和优越性873

二、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与成就877

(一)建立民族自治地方,实现当家做主,经济文化迅速发展877

(三)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880

(二)民族间增强了信任、团结和互相帮助880

三、坚持并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884

(一)端正对民族区域自治的认识884

(二)全面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884

(三)进一步加强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建设887

第四部分 积极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891

一、培养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891

(一)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也是实行区域自治的关键891

(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一件关系全局、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893

二、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894

(一)从建党开始就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干部894

(二)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加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895

(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新方针896

(四)形成一支宏大的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898

(一)要下大决心配备少数民族的各级干部和各类专业人才900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提出更高的要求900

(二)逐步调整和完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结构902

(三)解决少数民族干部来源和培养措施问题909

(四)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培养锻炼少数民族干部913

(五)正确处理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与汉族干部的关系915

第五部分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917

一、充分认识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917

(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问题917

(二)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发展919

(三)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920

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战略选择921

(一)国家帮助与少数民族自力更生相结合921

(二)加强对口支援,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924

(三)充分发挥农业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基础作用925

(四)发挥资源优势,努力实现少数民族地区超常规发展926

(五)扩大对外开放,发展边贸事业928

(六)加速发展乡镇企业930

(七)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934

(八)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936

三、深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体制改革938

(一)正确认识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情况是搞好改革的基础938

(二)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938

(三)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市场经济的发展939

(四)转换地方经济运行机制和加大经济建设投入944

(五)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945

(六)加强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政策倾斜的宏观调控946

第六部分 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科技文化事业951

一、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的重大意义951

(一)发展民族教育是民族发展进步的根本大计951

(二)民族素质与民族发展952

(一)民族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953

二、从实际出发,发展民族教育953

(二)发展民族教育的主要措施955

(三)培养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师资958

(四)实现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960

三、积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科学技术962

(一)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962

(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必须与智力开发同步进行963

(三)加速培养各类专业人才964

四、繁荣社会主义的民族文化965

(一)繁荣民族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965

(一)发展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的主要措施966

(三)发扬少数民族传统美德,树立新观念新风尚967

(四)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969

(五)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971

(六)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972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宗教观974

第七部分 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974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的科学认识974

(二)我国宗教问题的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和长期性、复杂性976

(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宗教既起了根本变化又将长期存在977

二、中国共产党对宗教的基本理论和政策981

(一)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发展981

(二)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982

(三)坚持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983

(四)落实宗教政策与坚持无神论宣传990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宗教工作的实践经验992

(一)重视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社会作用992

(二)团结宗教爱国人士和信教群众994

(三)处理宗教问题要反“左”防右996

(四)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正确发挥宗教的社会功能998

(五)警惕披着宗教外衣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1000

1997《中国领导科学文库 4 党委卷·行政卷·军队卷·民族卷》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海藩,胡彬主编 1997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领导者语言艺术(1990 PDF版)
领导者语言艺术
1990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中国民族事典  第4卷( PDF版)
中国民族事典 第4卷
济南:明天出版社
中华文史资料文库  第4卷  政治军事编  20-4( PDF版)
中华文史资料文库 第4卷 政治军事编 20-4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易领  卷3-4( PDF版)
易领 卷3-4
领导全书  领导基础卷( PDF版)
领导全书 领导基础卷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新领导百科全书  第4卷(1999 PDF版)
新领导百科全书 第4卷
1999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中国人名大词典  现任党政军领导人物卷  英文(1989 PDF版)
中国人名大词典 现任党政军领导人物卷 英文
1989 北京:外文出版社
党委领导科学化基础(1988 PDF版)
党委领导科学化基础
1988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民族建筑  第4卷(1999 PDF版)
中国民族建筑 第4卷
1999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  土家族卷·瑶族卷·壮族卷·黎族卷(1998 PDF版)
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 土家族卷·瑶族卷·壮族卷·黎族卷
1998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西方服饰大全(1992 PDF版)
西方服饰大全
1992 桂林:漓江出版社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图典  第4卷  西北卷  上(1999 PDF版)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图典 第4卷 西北卷 上
1999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中国人名大词典  现任党政军领导人物卷(1989 PDF版)
中国人名大词典 现任党政军领导人物卷
1989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北京:外文出版社
中国人名大词典  现任党政军领导人物卷(1989 PDF版)
中国人名大词典 现任党政军领导人物卷
1989 北京:外文出版社
党政领导学(1991 PDF版)
党政领导学
1991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