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史论》
作者 | 涂又光著 编者 |
---|---|
出版 |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25 |
出版时间 | 199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512173X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2982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传说与成均8
第一节 传说的启示8
第二节 王念孙重新解释庠序11
第三节 纪昀论成均系统15
第二章孔子与私学19
第一节 孔子自叙的年谱19
第二节 论十五岁22
第三节 要从“胎教”至“小学”说起23
第四节 参照系28
第五节 “志于学”32
第六节 “道”与“艺”39
第七节 “恕”、“忠”、“仁”、“礼”50
第八节 目标与方法54
第九节 道家的影响56
第十节 私学的管理60
第十一节 国际交流69
第一节 笔杆子与枪杆子73
第三章董仲舒与太学73
第二节 得天下与治天下74
第三节 道家儒家的综合78
第四节 言灾异85
第五节 天人合一说91
第六节 天人合一说与高等教育哲学95
第七节 继天而教论,还是富而后教论?100
第八节 建议“兴太学”107
第九节 组建太学110
第十节 “道”与“艺”,“经”与“艺”114
第十一节 汉太学的发展及其管理116
第十二节 太学之外的高等教育120
第十三节 两个典型127
第十四节 地方的高等教育136
第十五节 太学议政138
第四章朱熹与书院143
第一节 中印文化的交融143
第二节 自汉至隋的发展149
第三节 唐代的大发展153
第四节 盛唐模式——四个系统的高等教育165
第五节 《大唐三藏圣教序》·佛教系统的高等教育169
第六节 唐玄宗的《道德真经》注与疏·道教系统的高等教育173
第七节 宋代高等教育的几件大事182
第八节 书院的兴起190
第九节 白鹿洞书院的由来197
第十节 《白鹿洞书院揭示》200
第十一节 《白鹿洞书院讲义》206
第十二节 朱熹的《学校贡举私议》210
第十三节 白鹿洞书院的管理214
第十四节 书院运动的发展221
第十五节 东林书院运动与黄宗羲论学校228
第十六节 附论朱熹的《小学》237
第五章 蔡元培与大学240
第一节 中西文化的综合240
第二节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47
第三节 癸卯学制前后258
第四节 京师大学堂265
第五节 冲击·对策·效果272
第六节 蔡元培的简历和道家境界277
第七节 论《教育独立议》284
第八节 论《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293
第九节 蔡元培的“大学”观念298
第十节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303
第十一节 “教授治校”308
第十二节 “美育代宗教”319
第十三节 大学学制325
第十四节 梅贻琦的《大学一解》330
第十五节 对“人文·科学阶段”的启示355
结语:中国高等教育的总规律359
附录一 元首教育363
附录二 元首继承人教育382
附录三 女子教育410
1997《中国高等教育史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涂又光著 1997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高等教育概论
- 1992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 中国高等教育史论
- 1997
-
-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
- 1998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 中国高等教育
- 1988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论中国高等教育
- 1987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
- 1997 北京市: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 高等中医教育论丛
- 1992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 高等教育专论
- 1998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
- 1995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 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史
- 1992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美国高等教育史
- 1995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
- 高等教育散论
- 1990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
- 中国高等教育史
- 1983 重庆:重庆出版社
-
- 高等教育简史
- 1982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
- 高等教育十论
- 1992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