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求取 ⇩

第一章绪论1

一、病理生理学内容1

二、病理生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1

三、病理生理学发展简史2

第二章疾病概论3

第一节 健康和疾病3

第二节 病因学4

第三节发病学6

一、疾病时稳态的紊乱6

二、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6

三、疾病过程中的损害和抗损害反应7

第四节疾病的经过和转归8

第三章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10

第一节水、钠代谢紊乱10

一、水、钠的正常代谢10

二、脱水13

三、水中毒17

第二节钾代谢紊乱19

一、钾的正常代谢19

二、低钾血症21

三、高钾血症24

第三节镁代谢紊乱26

一、镁的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26

二、低镁血症27

三、高镁血症28

第四章水肿30

第一节水肿发生的基本机制30

一、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导致组织间液增多30

二、体内钠、水潴留32

第二节常见水肿类型的特点和发病机制34

一、心性水肿34

二、肾性水肿35

三、肝性水肿36

四、肺水肿36

五、脑水肿37

第三节 水肿对机体的影响39

第五章酸碱平衡紊乱41

第一节 反映血液酸碱平衡常用指标及其意义41

第二节酸中毒43

一、代谢性酸中毒43

二、呼吸性酸中毒49

第三节碱中毒51

一、代谢性碱中毒51

二、呼吸性碱中毒53

第四节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54

一、酸碱一致的混合型54

二、酸碱混合型54

第六章缺氧56

第一节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57

一、低张性缺氧57

二、血液性缺氧57

三、循环性缺氧58

四、组织性缺氧58

第二节缺氧时机体的机能代谢变化59

一、呼吸系统变化60

二、循环系统变化60

三、血液系统变化60

四、中枢神经系统变化61

五、组织与细胞变化61

第三节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61

一、代谢耗氧率61

二、机体的代偿能力62

第四节氧疗和氧中毒62

一、氧疗62

二、氧中毒62

第七章发热63

第一节发热的原因和机制63

一、发热激活物的主要种类63

二、内生致热原引起发热的机制64

第二节发热的分期和热型66

一、分期66

二、热型67

第三节发热机体主要机能和代谢改变67

一、代谢改变67

二、机能改变68

第四节 发热的生物学意义69

第五节发热的处理原则69

一、对一般发热不急于解热69

二、下列情况应及时解热70

三、选用适宜的解热措施70

四、加强对高热或持久发热病人的护理70

第八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71

第一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原因和发病机制72

一、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激活凝血因子ⅩⅡ,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72

二、组织严重破坏,使大量组织因子进入血液,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72

三、血细胞大量破坏72

四、其他促凝物质进入血液73

五、促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73

第二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展过程(分期)及分型74

一、分期74

二、分型74

第三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的机能代谢变化与临床表现75

一、出血75

二、微血管栓塞引起脏器功能障碍75

三、循环功能障碍——休克76

四、红细胞机械性损伤引起的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76

第四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防治原则76

一、防治原发病76

二、改善微循环76

三、重新建立凝血和纤溶间的动态平衡77

四、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人的护理77

第九章休克78

第一节休克的原因和分类78

一、按休克的原因分类78

二、按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分类79

三、按休克时血液动力学的特点分类79

第二节休克的发展过程及其机制80

一、休克Ⅰ期80

二、休克Ⅱ期81

三、休克Ⅲ期81

第三节 休克时代谢的变化82

一、物质代谢障碍82

二、酸碱平衡紊乱82

第四节休克时器官功能的改变83

一、心功能改变83

二、肾功能改变83

三、肺功能改变83

四、脑功能改变84

五、肝和胃肠功能的改变85

第五节各型休克的特点85

一、感染性休克85

二、过敏性休克86

三、心源性休克86

四、神经源性休克86

第六节休克的防治和护理原则87

一、防治原则87

二、护理原则87

第十章心力衰竭89

第一节心力衰竭的原因、诱因和分类89

一、心力衰竭的原因89

二、心力衰竭的诱因89

三、心力衰竭的分类90

第二节心力衰竭发病过程中机体的代偿功能及其意义91

一、心率增快91

二、心脏紧张源性扩张91

三、心肌肥大91

四、心外的代偿92

第三节心力衰竭发生的基本机制92

一、心肌收缩性减弱93

二、心室舒张功能异常94

三、心室各部舒缩活动的不协调性94

第四节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主要机能代谢改变95

一、心脏及血液动力学改变95

二、呼吸功能改变95

三、肝和胃肠功能的改变96

四、其他器官96

五、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96

第五节心力衰竭的防治原则97

一、防治原发病97

二、减轻心脏负荷97

三、提高心肌舒缩性97

四、护理重点97

第十一章呼吸衰竭98

第一节呼吸衰竭的原因和发病机制98

一、肺通气功能障碍99

二、弥散障碍99

三、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100

第二节呼吸衰竭时机体主要的代谢和机能的变化102

一、酸碱平衡紊乱102

二、呼吸系统变化103

三、循环系统变化103

四、中枢神经系统变化104

五、肾功能变化104

六、胃肠道变化105

第三节呼吸衰竭的防治原则105

一、防治与去除呼吸衰竭的原因105

二、改善肺通气105

三、吸氧105

四、密切观察监护病人 进行综合治疗105

第十二章肝功能衰竭106

第一节肝功能衰竭的原因106

一、生物因子106

二、化学药品中毒及过敏106

三、营养缺乏106

四、肿瘤106

五、血液循环障碍107

六、胆道阻塞107

七、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07

第二节肝功能衰竭对机体的影响107

一、物质代谢障碍107

二、屏障和生物转化(解毒)功能障碍108

三、分泌和排泄功能障碍108

四、凝血机制障碍108

五、对其他系统和器官的影响108

第三节肝性脑病108

一、肝性脑病的原因和类型109

二、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109

三、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113

四、肝性脑病的防治原则114

第十三章黄疸115

第一节 胆色素的正常代谢115

第二节黄疸发生的机制116

一、非酯型胆红素生成过多116

二、肝细胞摄取、运载胆红素的功能障碍117

三、肝细胞内胆红素酯化障碍117

四、肝细胞对胆红素分泌障碍117

五、胆汁的排泄障碍117

六、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胆汁排泄综合性障碍118

第三节黄疸对机体的影响120

一、阻塞性黄疸的影响120

二、非酯型胆红素的毒性作用和核黄疸120

第四节 黄疸患者的护理原则121

第十四章肾功能不全122

第一节肾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122

一、肾单位损害122

二、肾脏产生生物活性物质的功能紊乱123

第二节急性肾功能衰竭124

一、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124

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125

三、急性肾小管坏死时的类型及其机能代谢变化126

四、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防治原则127

第三节慢性肾功能衰竭127

一、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127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展阶段128

三、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128

四、慢性肾功能衰竭时的机能和代谢变化129

五、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防治原则131

第四节尿毒症131

一、尿毒症毒素132

二、尿毒症时的机能代谢变化133

1994《病理生理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吴翠贞主编 1994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