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求取 ⇩

第一章 绪论1

一、病理生理学的范围和内容1

二、病理生理学在医学科学中的地位2

三、学习病理生理学的目的、要求和方法4

第二章 疾病概论5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5

一、健康5

二、疾病6

第二节 病因学概论7

一、物理性因素8

二、化学性因素9

三、生物性因素9

四、营养性因素9

八、精神、心理因素10

七、免疫性因素10

五、遗传性因素10

六、先天性因素10

第三节 发病学总论11

一、疾病时稳态紊乱11

二、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与主导环节12

三、疾病过程中的损害和抗损害反应13

第四节 疾病的经过和转归13

三、症状明显期14

四、转归期14

二、前驱期14

一、潜伏期14

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18

第一节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生理学基础18

一、正常体液的分布和电解质含量18

二、不同体液间水和电解质的交换18

三、水的生理功能和水平衡19

四、电解质的生理功能和平衡19

五、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20

一、脱水22

第二节 水、钠代谢紊乱22

二、水中毒26

第三节 钾代谢紊乱27

一、低钾血症27

二、高钾血症31

第四节 镁代谢紊乱33

一、低镁血症33

二、高镁血症34

第四章 水肿36

第一节 概述36

一、水肿的概念36

二、水肿的原因、分类37

三、水肿的表现特征和对机体的影响37

一、细胞外液容量和分布的平衡38

二、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38

第二节 水肿发生的基本机制38

三、钠水潴留40

第三节 全身性水肿的常见类型及其发病机制42

一、心性水肿42

二、肾性水肿43

三、肝性水肿44

第四节 重要器官的水肿45

一、肺水肿45

二、脑水肿47

第五章 酸碱平衡紊乱50

第一节 酸碱平衡的调节50

一、人体内的酸和碱50

二、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50

第二节 反映血液酸碱平衡状态的指标及其意义54

一、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54

二、反映血液酸碱平衡的指标55

一、代谢性酸中毒56

第三节 酸中毒56

二、呼吸性酸中毒62

第四节 碱中毒64

一、代谢性碱中毒65

二、呼吸性碱中毒67

第五节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69

一、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69

二、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70

三、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70

四、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71

五、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71

第六章 缺氧73

第一节 氧的供需平衡与血氧指标73

一、氧的摄取、输送和利用73

二、血氧指标73

三、影响氧的供应与利用的因素和氧的供-需平衡75

一、乏氧性缺氧76

第二节 缺氧的类型及血氧变化的特点76

二、血液性缺氧77

三、循环性缺氧78

四、组织性缺氧79

第三节 缺氧时机体的机能和代谢变化80

一、呼吸系统的变化80

二、循环系统的变化81

三、血液系统的变化83

四、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85

五、组织、细胞的变化85

第四节 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86

一、代谢耗氧率86

二、机体的代偿能力86

第五节 氧疗与氧中毒86

一、氧疗86

二、氧中毒87

第一节 概述88

第七章 发热88

第二节 发热的原因和机制89

一、致热原和激活物的概念89

二、发热激活物的主要种类和性质89

三、内生致热原90

四、致热原的作用部位92

五、内生致热原的作用方式92

第三节 发热的时相及其热代谢特点95

一、体温上升期95

二、高峰期95

三、退热期96

第四节 热限与热型96

一、热限96

二、热型96

一、物质代谢变化97

第五节 发热时机体的物质代谢与机能变化97

二、机能变化98

第六节 影响发热的主要因素99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99

二、内分泌系统的机能状态99

三、营养状态100

四、发热激活物的性质100

五、患有重病或已有高热者100

第七节 发热的生物学意义和处理原则100

第八章 应激102

第一节 应激的基本概念102

第二节 应激时的神经内分泌变化103

一、交感-肾上腺髓质反应103

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反应105

三、其它内分泌激素和细胞因子的变化106

一、急性期反应蛋白108

第三节 应激时急性期蛋白和应激蛋白的变化108

第四节 应激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109

一、应激时的物质代谢变化109

二、应激蛋白109

二、心血管系统的变化110

三、消化系统的变化111

四、泌尿功能的变化112

六、免疫功能的改变113

第五节 应激的生物学意义和防治原则113

五、凝血和纤溶的变化113

第九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15

第一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概述115

第二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的原因和机理116

一、人体的凝血和纤溶过程116

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原因118

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病机制118

第三节 影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和发展的因素121

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发生机制123

第四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经过和主要表现123

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发展过程123

第五节 常用DIC实验室诊断的病理生理学基础127

第六节 DIC的防治原则129

第十章 休克132

第一节 休克概述132

一、休克的概念132

二、休克的原因和分类132

第二节 微循环的结构特征和影响微循环灌流量的主要因素133

一、正常微循环结构与调节133

二、影响微循环灌流的基本因素134

第三节 休克发病机理135

一、休克早期(微循环缺血期、休克代偿期)135

二、休克临床进展期(微循环淤血期、休克失代偿期)137

三、休克晚期(微循环衰竭期,休克DIC期,休克难治阶段)139

二、代谢性酸中毒141

第四节 休克时细胞代谢变化及功能、结构损伤141

一、能量代谢障碍141

三、细胞功能障碍和结构损伤142

第五节 休克时器官功能变化143

一、心脏功能改变143

二、肾脏功能改变144

三、肺脏功能改变144

四、消化系统功能障碍145

五、脑功能改变145

六、多器官功能衰竭145

第六节 各型休克特征146

一、感染性休克146

二、心源性休克147

三、过敏性休克147

四、神经源性休克147

第七节 休克的防治原则148

第一节 概述150

第十一章 呼吸衰竭150

一、肺的呼吸功能与非呼吸功能151

二、呼吸衰竭的概念与分类153

第二节 呼吸衰竭的病因与发病机制153

一、肺泡通气不足154

二、弥散障碍156

三、肺泡通气量与血流量不相适应(比值失调)156

四、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时呼吸衰竭的发生机理158

第三节 呼吸衰竭时机体的主要机能代谢变化160

一、血液气体的变化160

二、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162

三、呼吸系统变化162

四、循环系统变化163

五、中枢神经系统变化——肺性脑病164

七、胃肠道变化165

六、肾功能变化165

第四节 呼吸衰竭的防治原则166

第十二章 心力衰竭168

第一节 心力衰竭的原因、诱因和分类168

一、心力衰竭的原因168

二、心力衰竭的诱因169

三、心力衰竭的分类169

第二节 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代偿功能170

一、心率增快171

二、心脏扩张,增加前负荷171

三、心肌肥大172

四、血容量增加,血液重新分配173

第三节 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174

一、心肌收缩性减弱175

二、心室舒张功能和顺应性异常178

一、心血管系统的变化179

第四节 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主要机能、代谢变化179

二、肺呼吸功能的变化181

三、肝和胃肠功能的变化182

四、其它器官功能的变化182

五、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183

第五节 心力衰竭的防治原则183

第十三章 肝功能衰竭185

第一节 概述185

第二节 肝功能衰竭对机体的影响186

一、物质代谢障碍186

二、生物转化(解毒)功能障碍188

三、分泌和排泄功能障碍188

四、凝血机制障碍——出血倾向或出血189

五、枯否细胞功能障碍189

六、对肾功能的影响——肝性肾功能衰竭189

第三节 肝性脑病190

七、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肝性脑病(详见下文)190

一、肝性脑病的发生机制191

二、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197

三、肝性脑病的防治原则198

第十四章 黄疸200

第一节 胆色素代谢200

一、胆红素的正常来源200

二、胆红素在血中的运输200

三、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200

四、胆红素在肠道中的变化及胆素原的肠肝循环201

第二节 黄疸的原因和机制202

一、以非酯型胆红素增多为主的黄疸202

二、以酯型胆红素增多为主的黄疸204

第三节 黄疸对机体的影响206

一、梗阻性黄疸的影响206

二、非酯型胆红素的毒性作用和核黄疸206

第四节 黄疸的治疗原则207

第十五章 肾功能衰竭209

第一节 概述209

第二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210

一、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210

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212

三、急性肾小管坏死时的机能代谢变化213

四、非少尿型急性肾小管坏死215

五、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防治原则215

第三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216

一、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217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217

三、慢性肾功能衰竭时机体的机能及代谢变化218

第四节 尿毒症221

一、尿毒症的主要临床表现221

二、尿毒症毒素223

三、慢性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的防治原则226

1994《病理生理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雷立权,秦金主编 1994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病理生理学(1991 PDF版)
病理生理学
1991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PDF版)
病理生理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1985 PDF版)
病理生理学
1985
病理生理学(1994 PDF版)
病理生理学
1994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1999 PDF版)
病理生理学
1999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1992 PDF版)
病理生理学
1992 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1994 PDF版)
病理生理学
1994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1999 PDF版)
病理生理学
1999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1999 PDF版)
病理生理学
1999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1994 PDF版)
病理生理学
1994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1993 PDF版)
病理生理学
1993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1999 PDF版)
病理生理学
1999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1997 PDF版)
病理生理学
1997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1999 PDF版)
病理生理学
1999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1991 PDF版)
病理生理学
1991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