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育测量和评价》
作者 | 刘知新,王建成著 编者 |
---|---|
出版 |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06 |
出版时间 | 199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43524988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5398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化学教育测量和评价概述1
第一节 现代教育测量和评价的意义2
一 教育测量和评价的产生和发展简介2
二 对现代教育测量和评价概念的认识5
三 教育测量和评价的地位和作用6
第二节 教育测量和评价的基本功能、实施程序与主要原则9
一 基本功能9
二 实施程序10
三 主要原则11
第三节 化学教育测量和评价研究13
一 化学教育测量和评价的特点13
二 我国化学教育测量和评价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5
三 现代化学教育工作者的测评素质要求18
第二章化学教育目标与化学教育测评的标准20
第一节 化学教育目标概述20
一 化学教育目标的概念20
二 化学教育目标与化学教育测评标准23
三 化学教育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26
第二节 化学教育目标的类别28
一 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28
二 到达目标和方向目标31
三 完成目标、提高目标和体验目标32
四 教授目标和学习目标33
第三节 认知领域化学教育目标的学习水平分类34
一 认知领域化学教育目标分类的意义34
二 国外两种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的特点35
三 中学化学教育目标的学习水平分类37
第四节 化学教育目标的制订40
一 化学教育目标的结构框架40
二 化学教育目标的具体制订41
第三章化学教学测试题的编制45
第一节 教学测量的基本原理45
一 教学测量的一般特点45
二 教学测量的基本步骤及要求47
三 对测量工具的质量要求50
第二节 命题计划的设计51
一 命题计划的意义与作用51
二 设计命题计划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52
三 命题计划的构成与使用55
第三节 不同类型项目的编制57
一 项目的类型57
二 选择题、填空题及简答题的编制技巧59
第四节 不同学习水平项目的编制64
一 记忆水平的项目65
二 理解水平的项目65
三 简单应用水平的项目66
四 综合应用水平的项目67
第五节 项目编排与试题的确定68
一 编排项目合成试题68
二 项目权重(分数)的确定69
三 完成试题双向细目表70
四 试题“等值复本”编制72
五 预试和试题的最后确定73
第四章化学试题质量分析75
第一节 试题质量的初步评价76
一 测验分数的分布状态76
二 平均分78
三 标准差79
第二节 试题的信度80
一 相关系数80
二 信度的概念82
三 几种常用信度的意义及计算方法83
第三节 试题的效度86
一 效度的概念86
二 几种常用的效度及估计方法87
第四节 项目质量评价91
一 项目的难度分析91
二 项目的区分度分析94
三 选择题的反应模式分析99
第五章化学测试结果的分析与评价101
第一节 学生集体测验分数的评价101
一 根据分数分布估计测验成绩102
二 根据平均分和标准差估计测验成绩102
三 不同学生集体的测验分数比较104
第二节 学生个体的测验成绩评价106
一 以常模参照评价学生的测验分数106
二 以目标参照评价学生的测验分数110
三 评价学生成绩时应注意的问题113
第六章化学标准化考试115
第一节 标准化考试的基本理论115
一 标准化考试的特点116
二 标准化考试的基本程序和要求117
三 对标准化考试应有的认识118
一 高考化学考试的标准化120
第二节 化学标准化考试的实践120
二 广东省化学标准化考试试点122
三 化学标准化试题库125
第七章情感领域化学教育目标及测评128
第一节 情感领域的化学教育目标129
一 重要意义129
二 具体内容129
三 学习水平分类131
第二节 情感领域化学教育目标测评133
一 测评的意义与特点133
二 测评的问卷调查法136
三 测评的其他方法140
第三节 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态度的问卷调查与研究142
一 研究的目的和调查量表的设计142
二 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146
第八章化学实验教学目标及测评152
一 实验观察能力培养153
第一节 化学实验教学目标153
二 实验操作技能培养156
第二节 化学实验教学测评160
一 化学实验观察能力的测评160
二 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测评163
第三节 中学化学实验操作技能测评研究165
一 研究目的和测评量表的设计165
二 测试过程167
三 测试结果分析与讨论167
第九章学生解题思维过程的测量与评价170
第一节 有关问题解决的心理学研究概述171
一 尝试-错误理论171
二 顿悟学说172
三 五阶段理论172
四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173
一 调查问卷的设计175
第二节 学生解题思维过程的测评研究175
二 调查结果181
三 调查结果讨论186
第十章化学课堂教学评价189
第一节 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190
一 全面落实化学教学目标190
二 全面评价教学水平,激发教学积极性191
三 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191
一 评优课指标体系的建立192
第二节 总结性的化学课堂教学评价——评优课192
二 实施评优课时的有关问题讨论197
第三节 形成性的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检查课199
一 检查课的意义199
二 化学检查课的实施要点201
第四节 诊断性的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课202
一 研究课的意义202
二 化学研究课的实施要点204
主要参考文献206
1996《化学教育测量和评价》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知新,王建成著 1996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及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 配套教学参考书
- 1996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
- 教育测量与评价
- 1994.11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体育测量与评价 下
- 1985 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
-
- 教育评价学
- 1999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教育评价学
- 1995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 教育评价和督导
- 1999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
- 预测和评价
- 1986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
- 体育测量与评价
- 1999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
- 体育测量与评价
- 1996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体育测量与评价
- 1985 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
-
- 教育统计与测量基础和教育评价
- 1998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
- 教育测量与评价
- 1999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 心理与教育的测量和评价 下
- 1985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心理与教育的测量和评价 上
- 1985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教育统计、测量与评价
- 1990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