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与育的心理学》
作者 | 卢家楣主编;上海市高师师资培训中心组编 编者 |
---|---|
出版 |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68 |
出版时间 | 1991(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31300944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445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心理和心理科学1
一 心理及其实质1
二 心理科学简介4
第二节 高校教与育的心理学的性质及其学习意义9
一 高校教与育的心理学的性质9
二 高校教与育的心理学的学习意义11
第一编15
第二章 动机及其在高校教学中的培养和激发17
第一节 动机的概述17
一 动机的概念17
二 动机的种类19
第二节 动机的一般规律性23
一 动机发生的心理机制23
二 影响动机发生的因素25
三 动机系统决定个体行为29
第三节 高校教学中的动机培养和激发31
一 培养和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31
二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34
三 大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的要点39
四 大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的方法40
第三章 情感及其在高校教学中的控制50
第一节 情感的概述50
一 情感的概念50
二 情感的种类51
三 情绪状态54
第二节 情感的一般规律性56
一 情绪的特性56
二 情感的功能59
三 情绪发生的心理机制63
第三节 高校教学中的情感控制68
一 高校教学中控制大学生情感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68
二 大学生的情感特点70
三 高校教学中情感控制的要点73
四 高校教学中情感控制的方法75
第四章 注意及其在高校教学中的组织84
第一节 注意的概述84
一 注意的概念84
二 注意的种类86
三 注意的品质87
第二节 注意的一般规律性88
一 注意的功能88
二 无意注意引起的原因和影响因素89
三 影响有意注意维持的因素91
四 有意后注意发生的条件与各注意间的转化93
五 影响注意品质的因素94
第三节 注意在高校教学中的组织97
一 组织注意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97
二 大学生的注意特点99
三 运用注意规律组织高校教学的要点101
四 运用注意规律组织高校教学的方法103
第五章 能力及其在高校教学中的开发111
第一节 能力的概述111
一 能力的概念111
二 能力的种类112
第二节 能力的一般规律性115
一 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115
二 一般能力的发展轨迹116
三 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117
四 各能力的相互关系118
第三节 高校教学中的能力开发118
一 开发大学生能力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118
二 大学生的能力特点120
三 高校教学中能力开发的要点124
四 高校教学中能力开发的方法125
第二编139
第六章 性格及其在大学生中的培养141
第一节 性格的概述141
一 性格的概念141
二 性格的结构142
三 性格的类型144
第二节 性格的一般规律性146
一 性格对人的影响146
二 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147
三 性格形成的心理机制150
四 性格的动态特征153
第三节 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其培养154
一 大学生的性格特点154
二 大学生性格的培养157
第七章 气质及其在大学生中的诱导165
第一节 气质的概述165
一 气质的概念165
二 气质的心理特性166
三 气质的类型167
第二节 气质的一般规律性169
一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特点是气质的主要物质基础169
二 气质是天赋性、稳定性与可塑性的统一171
三 气质的影响及其局限性173
第三节 大学生的气质特点及其诱导176
一 大学生气质的特点176
二 大学生气质的诱导178
第八章 自我意识及其在大学生中的引导186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概述186
一 自我意识的概念186
二 自我意识的结构187
三 自我意识的发生188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一般规律性189
一 自我意识的发展形式189
二 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192
三 自我意识对个性发展的调节作用194
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及其引导197
一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197
二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引导201
第九章 人际交往及其在大学生中的调适210
第一节 人际交往的概述210
一 人际交往的概念210
二 人际关系212
三 团体心理213
第二节 人际交往的一般规律性216
一 人际交往的功能和团体的心理作用216
二 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218
三 人际吸引的因素及同化律与异化律220
四 人际行为模式222
五 团体心理压力下的个人行为222
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调适223
一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224
二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调适228
第十章 心理咨询及其在大学生中的实施237
第一节 心理咨询概述237
一 心理咨询的概念237
二 心理咨询的意义238
三 心理咨询的特点239
四 心理咨询的原则240
五 心理咨询的过程242
第二节 咨访关系的建立与保持242
一 同理心243
二 尊重246
三 真诚248
第三节 心理问题与咨询目标248
一 评估问题248
二 商定目标251
第四节 干预策略及巩固措施253
一 从情感角度干预的策略253
二 从行为角度干预的策略255
三 从认知角度干预的策略257
四 检查巩固260
主要参考书目262
后记265
1991《高校教与育的心理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卢家楣主编;上海市高师师资培训中心组编 1991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学校教育心理学
- 1988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 教育心理学 学与教的原理
- 1983
-
- 教育心理学-中学高校教育課程
- 朝倉書店
-
- 学校教育心理学
- 東京大学出版会
-
- 中·高校生の心理と教育
- 1967.01 第一法規
-
- 学校心理教育全书 下
- 1998 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
-
- 高等学校教育学和心理学原理
- 1991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 沿着科学社会主义轨道前进
- 1981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 高等教育心理学
- 1998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足球规则问答
- 1996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
- 心理与教育
- 1978 北京:文景出版社
-
- 学校心理学 学生心理教育评估与干预
- 1996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
- 教育心理与教学法
- 1984 北京:北京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