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不同鲟鱼的维生素需求量》

《表3 不同鲟鱼的维生素需求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鲟鱼营养研究进展(五)》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未来的研究也应该使用更现代“流行”试验技术,如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和脂质组学,除了传统的单一剂量生长反应或生化方法外,更全面的试验数据,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了解鲟鱼的营养需求和利用。同时,未来的试验设计应更系统,应该考虑到物种内和物种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如Vaz et al. (2015)的研究,这些目标可以通过应用不同的建模技术整合不同研究中的数据来实现,以此获得鲟鱼不同物种之间更全面的知识。最后,未来的研究应该采用具有多因素(因子)和多数据(结果)的系统方法,在多个层次多结构的系统生物试验中将传统生化试验方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并用计算机进行建模(Thornley and France,2007;France and Kebreab,2008)。例如,多因素(因子)可以包括不同的营养素及其在饲料中的含量、摄食率、水温和氧水平、放养密度和光周期,并且数据(表型)除了传统的生长性能和生化测量结果,还包括现代分子生物学测量结果,如基因组、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数据。这类实验无疑会产生来自不同生物学层次的大量数据,即基因、蛋白质、细胞、器官、组织、鲟鱼机体。这些数据最好通过计算机建模处理,以建立不同组织或物质的在生物学上的联系,现在软件建模如R (R Core Team,Vienna,Austria,2015)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此外,这种类型的研究非常复杂,最好鱼类生物学家、生态学家、营养学家、基因组学家、蛋白质学家、代谢学家和计算机建模师之间能够进行合作,这样将有助于我们更好更真实更全面地理解鲟鱼的营养利用和生长的机制,进而更好地管理野生鲟鱼资源,并持续有效的进行鲟鱼人工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