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高产油突变体在摇瓶发酵时的脂肪酸组成》

《表1 高产油突变体在摇瓶发酵时的脂肪酸组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裂殖壶菌高产油突变体的高通量筛选》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本研究中筛选得到的这3株突变体已证实油脂量均有所增加,但进一步分析发现,相较于WT,它们在摇瓶发酵时的各脂肪酸组成的变化趋势并不一致(表1)。这说明这3株突变体可能突变的基因或通路存在差异。目前发现,裂殖壶菌可能同时存在两种脂肪酸合成通路:负责肉豆蔻酸(C14:0)、软脂酸(C16:0)和硬脂酸(C18:0)等饱和脂肪酸合成的Ⅰ型脂肪酸合酶通路(TypeⅠfatty acid synthase pathway,FAS)和负责如EPA(C20:5)、DPA(C22:5)和DHA(C22:6)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多聚酮合酶通路(Polyketide synthase pathway,PKS),并且这两条通路都是由乙酰辅酶A(Acetyl-CoA)作为前体物质和由NADPH提供还原力的[42-46]。突变体D01521的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饱和脂肪酸如C14:0、C16:0和C18:0均不同程度上升,其中C16:0占油脂含量(34.24%)较WT(25.51%)上升明显,而不饱和脂肪酸DPA和DHA含量则相对下降了。那么在突变体D01521中,突变的基因可能发生在FAS通路后端,导致C16:0等饱和脂肪酸合成增加,而PKS通路中基因并未发生突变,从而使得DPA与DHA占总油脂的含量相对下降。而突变体D03432和D05106的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相较于WT,C16:0等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有所增加,但DHA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并未出现明显差异。这说明D03432和D05106中突变的基因可能发生在乙酰辅酶A的合成通路前端或者乙酰辅酶A其他消耗通路中,导致乙酰辅酶A更多地流入脂肪酸合成通路中,从而使得各脂肪酸的含量都相对增加了。裂殖壶菌脂肪酸合成通路的具体机制并没有完全解析清楚,因此这3株高产油突变体的具体突变基因或通路还有待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