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养老保险事权划分列要》

《表1:养老保险事权划分列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优化研究——基于社会公正的分析视角》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实施以来,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起点、过程及结果上社会公正性的改进。但三种制度之间在财政支持力度、制度覆盖率和待遇给付水平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异。首先,政府财政对于三种制度的补贴力度存在明显差异。对于城镇职工在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财政给予补贴,机关事业单位主要靠财政拨款,目前不存在收不抵支现象,对于城乡居民财政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出口补贴)。根据财政部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情况》显示,“截至6月底,中央财政已拨付2018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助资金4330.51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补助资金1137.69亿元。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4736.88亿元。”(1)根据《2017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离退休人员11 026万人,城乡居民实际领取待遇人数15 598万人。按照人均所占份额计算(2),中央财政对城镇职工人均补助额约为655元/月,对城乡居民人均补助额约为122元/月。行政事业单位退休人数预计在1900万左右(3),人均补助额约为4155元/月。财政对行政事业单位和城镇职工补贴额度远高于对城乡居民的补贴额度,广大城乡居民会产生制度不公正感。其次,制度之间覆盖率不同,影响社会公正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对象是按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个人缴纳部分由用人单位强制代扣代缴,“故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率在理论上基本可达100%。”[20](p50-63)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真正覆盖人群是经济效益较好且劳动关系稳定的企业,部分小微企业等商事主体因就业人员流动性较高,难以监督其参保情况,近几年该制度覆盖率约为90%左右(见表2),覆盖率较高一方面是征缴扩面的结果,另一方面表明就业形势持续向好,其中参保农民工和以个人身份参保的灵活就业人员逐年增加。人口城镇化等因素导致城乡居民人口数逐年减少,虽然宣传力度加大和居民参保意愿有一定提升,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上升缓慢,因缴费的自愿性和支付待遇低等因素,制度覆盖率约为75%左右(见表2)。最后,制度间待遇给付水平差异较大。根据《2017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计算所得,全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人均2874元/月,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保险待遇远高于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人均仅127元/月,三者待遇相差悬殊,不平等性程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