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两种“标准”中的课程目标》

《表2 两种“标准”中的课程目标》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衔接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两种课程目标都有着通过数学课程学习,为未来进一步学习奠定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共同目标,强调以数学的思维方式提出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提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高中数学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学生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能够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4]两者相互衔接、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高中数学课程目标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是符合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的,是符合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既是一种远见,更是一种革新,符合新时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两种课程目标都强调,通过数学课程学习,提高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在此基础上,高中数学课程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批判、质疑的精神,要有不断创新的精神,要不断认识数学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价值。[5]通过比较发现,两种课程目标衔接紧密、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于新时代人才需求的标准。新时代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必备的数学知识,而且要具备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这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生活做好准备,同时也应具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社会作出贡献的必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