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酱油糟油脂质量指标》

《表2 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酱油糟油脂质量指标》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不同提取方式对酱油糟油脂品质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同列数据后小写英文字母不同者表示差异显著。

根据国标对不同方式获得的酱油糟油脂进行质量指标检测,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采用液压压榨法和螺旋压榨法获得的油脂都存在颜色较深的情况,可能是压榨过程中酱油糟发生挤压导致细胞组织结构破坏,色素随着压榨进入到油脂中造成,后续需要进行脱色才能做一步加工利用。萃取法获得的油脂颜色较豆油颜色深,可能是发酵导致的。不同方式获取的油脂水分含量较为接近,没有显著性差异。酱油糟油脂酸价、过氧化值和皂化值随提取方式不同而异,但都有一定的共性,各指标从大到小都表现为溶剂浸提萃取法>螺旋压榨法>液压压榨法>低温连续相变萃取法。参照国标GB/T 1535-2017,对比三级豆油的相关指标,不同的提取方式,酱油糟油脂都存在酸价过高的情况,原因是酱油发酵后,大豆油脂转化为甘油和脂肪酸,甘油溶于酱油中,脂肪酸保留在酱油渣中[19]。皂化值也存在偏高的情况,可能是酸价过高导致检测过程中氢氧化钾消耗量增加,这说明提取的酱油糟油脂不符合国标大豆油的规定,不适合用于食用或直接用于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