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化合物2和3的1H-和13C-NMR (400/100 MHz, CDCl3) 波谱数据归属》

《表2 化合物2和3的1H-和13C-NMR (400/100 MHz, CDCl3) 波谱数据归属》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无花果果实中新喹啉和新酸酐化合物》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化合物2:淡黄色透明胶状物。HR-ESI-MS m/z:281.138 7[M+H]+(计算值281.138 4),确定其分子式为C15H20O5。IRνmaxKBr(cm-1):2 926,1 732,1 687,1 458,1 216,1 046,提示分子中含有非共轭的羰基和环氧结构的共振吸收。化合物与碘化铋钾(dragendorff)试剂显色反应阴性,初步判断该化合物不含氮。1H-NMR(400 MHz,CDCl3)谱从高场至低场显示有3组信号峰,1组甲基信号峰在δH 0.93(3H,m)和1.06(3H,m);从δH 1.25~2.65的信号峰,提示共含有10个饱和H原子;另外还可观察到含氧区有2组信号分别在δH 3.53(2H,dd,J=4.6,2.0Hz)及δH 4.10(1H,dd,J=3.7,2.0 Hz)和4.09(1H,dd,J=3.7,2.0 Hz)。从化合物2的13C-NMR谱中可以观测到共有15个碳峰信号,且明显成对存在,表示该化合物的高度对称性。结合2的1H-1H COSY图谱显示,以上核磁谱分别代表2个磁不等价自旋系统的相关质子信号,1个是-CH2-CH-OCH-CH-CH-CH-为含有7个氢的自旋体系,另一个是(-OCH-CH2-CH3)2为含有12个氢原子的自旋体系,并呈强烈对称性,是化合物2的结构特征(表2)。基于13C-NMR(DEPT)图谱显示,分子中有1对羰基信号分别位于δC 169.9和164.9,另有1对含氧碳的信号峰在δC 60.5(CH)和δC 58.8(CH),提示化合物可归属为含环氧醚的酸酐类化合物,与1,2-二环[2,2,2]庚烷二甲酸酐型化合物类似[13-14]。基于上述2组自旋系统的存在,将分别对应于13C-NMR(DEPT)的1组氧代环庚烷信号(C1~C7)和另1组二氧代双取代烷信号(C-1′,C-1″,C-2′,C-2″和C-3′,C-3″)。因此化合物2的骨架结构和各取代基的位置进一步通过2D谱HMQC和HMBC确定。在HMBC谱中,可观察到H-4与C-3′、C-6,H-1与C-2′、C-6相关(图3),确定了环戊酐连接在C-3和C-2位置上;另外被观察到的信号在H-5′与C-9、H-6′和C-9′分别交叉相关,H-5与C-7、C-6相关,从而证实了二乙基环氧醚环连接在母核环庚烷的C-5和C-6位上(图3)。由此确定化合物2为1个新的环氧醚的酸酐类化合物,化学名称为5′,6′-(双二乙基)-5,6-环氧己烷基-环戊酐基-[2,2,1]-2,3-环庚烷(2)。其核磁数据归属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