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中小学德育的层次、形式和功能》

《表3 中小学德育的层次、形式和功能》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我国中小学德育范式变迁的人性化思考——以《中小学生守则》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学生来说,他们道德行为的主要动力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正如一项全国性的研究所说,中学生在公民德性的结构方面,表现出经济德性优于政治德性和社会德性。[12]由此来看,中小学校的道德教育必须与中小学生合理的个人需要和利益需求联系起来。道德并不仅仅意味着吃亏、奉献、牺牲,也意味着获得,因为道德的核心是公平。现代道德在本质上追求的是利他与利己的尽可能统一,它既坚决反对损人利己,也不提倡损己利人,而是更赞赏人与人之间的互利共赢。[13]无论是在人性意义上还是在社会意义上,无论是在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上还是在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上,利己都是十分自然和合理的。这对中小学德育的启发在于,要对学校德育内容进行分类分层,使之形成清晰的逻辑关系。有学者把道德分为公德、私德和职业道德三种类型,并把每种类型细分为三个层次(见表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