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国际合作的类型、体系逻辑与学科转向》

《表1 国际合作的类型、体系逻辑与学科转向》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向的新型国际合作理论》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笔者自制。

无政府状态下的合作受到自助逻辑的强有力制约。国际合作的扩展与升级必须以自助的解构为前提。自助这个概念是依附性的,它是无政府状态、主权制度和国家安全这些概念的下位概念。后者长期造成了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定规和思维定式。然而,对上述理论假定的解构一直没有停止。要认识国际自助概念的解构,还得回到无政府状态理论假定的解构上。中外国际政治社会学者已经对无政府状态进行了较为彻底的解构,将无政府状态解构为三种逻辑,即霍布斯式无政府状态、洛克式无政府状态和康德式无政府状态(见表1)。中国国际政治社会学者认为,美国学者的解构行为可以进一步拓展,即从跨文化视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全球治理需求等角度,将无政府状态进一步解构为包含但不限于上述三种形态的多元逻辑,即无政府状态、半政府状态和准政府状态(如图1)。这里的无政府状态虽然还是指没有中央政府或中央权威的状态,但已经包含了程度不同的国际权威治理,比如半政府状态和准政府状态。虽然准政府状态就全世界而言还是一种理想,但在西欧甚至欧盟范围内已经能看到雏形,甚至可以说,欧盟已经处于半政府状态。半政府状态还曾存在于古代东亚国际体系中。中国学者关于无政府状态的这一分类,主要是回顾14—18世纪东亚国际体系的历史、研究21世纪区域治理的现实以及展望22世纪全球治理的需求的结果,而这三个历史时段恰恰是美国新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学者所有意或无意忽略的。